以主公雄才蓄勢待發,何愁天下大事不成。
天不假時,時不再來,此是千載難逢機會,魯肅之言請主公明察。”
孫權聽了沉默不語。
座中隻有呂蒙用兵最善暗計,聽得魯肅此言,連連擺手說:“子敬此計就是沒有可取之處,決不可用。”魯肅一聽呂蒙否定了自己發言,就與呂蒙爭吵起來。
孫權見了就說:“爭吵了一頓,什麼好計謀也沒定下來,都不要說了,說點別的事情吧。”
張昭又接上了,搖頭光腦的說:“諸位別看曹操在河北忙得不可開交,但是,據我觀察,目前天下還沒有能和他爭鋒。
諸位不信,請看這十幾年來,曹操被誰打敗過?沒有,沒有一人戰勝過曹操。
當然了,曹操有幾次失敗,但是哪都是他作風問題造成的。最明顯的一次是宛城之戰,他已經將張繡收複了,但是,得意忘形,沒把敗軍之將張繡放在眼裏,竟摟著張繡的嬸子睡得天昏地黑。
這事攤在誰的身上也咽不下這口氣去,所以張繡就反了,差一點要了曹操的命。恩,盡管沒有要了他的命,但是,曹操損失可不少啊——死了愛將典韋,還賠上了長子和親侄的性命”
張昭囉嗦到這裏孫權就不愛聽了,打斷他的話頭說:“這是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說了。”
張昭一聽就知道孫權不愛聽,趕緊接上話說:“主公,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呢。我說目前沒有人能和曹操爭鋒,是說軍事實力,不是說個人能力。據我觀察,用不了幾年,曹操一定會將河北袁家實力肅清,到那時候,曹操占有了大半天下,兵強馬壯的,咹!??????叫我說,現在先不要去惹乎曹操。我說過,勢力,勢力,擁有實力才能爭霸天下。”
張昭這一席話說到孫權的心裏去了,孫權就歡喜道:“這才是老成某國之道。恩??????這個,劉琮在荊州墾荒屯田植桑養蠶, 不就是在那裏發展自己實力嗎?”
魯肅接上話說:“啊呀主公,不要輕看劉琮,去年全荊州都動了起來,已經進行了一年了,聽說去年收獲的糧食足夠荊州三年消耗。”
孫權說:“我也聽斥候彙報過,我就不太相信,屯田需要閑置土地,沒有土地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這三個因素荊州一樣不具備,他怎麼就屯田成功了?我不信。
曹操屯田成功是具備了以上三要素,荊州憑什麼成功?是不是斥候們虛報,很難說。”
“不隻是屯田成功,就是種桑養蠶也取得巨大成功,聽說賣了幾萬擔蠶繭賣給益州,就這一筆貨款,頂的上荊州半年的財政收入。
荊州這一年下來弄大了,勢力大增,不可小覷啊。”
孫權聽了低頭想:“荊州劉表年事已高,又有重病在身,難以出門辦理政事。我正等著他死後再去收拾他的地盤,怎麼又重整了旗鼓。
恩,就是說他把荊州大事交給了第二個兒子劉琮吧,這劉琮也不過就是十五六歲,懂什麼?乳臭未幹的小子,能辦什麼大事情?
說荊州帶劉琮的管理下,隻用一年的時間就振興了實力。此話打死我也不信。
肯定是我這裏的斥候們望風捕影說瞎話。”
孫權正這樣想著,魯肅又插進話來說:“主公知道劉表有兩個兒子吧?”
“我恨不得一起給他滅了,豈能不知?大兒子劉琦,紈絝子弟一個。二兒子劉琮倒聰明機靈,可是隻有十五六歲。”
“哎呀主公,你可不能小看這劉琮,文武雙全,又會預測,預測說,三年後,曹操收拾了河北事情,就會帶兵殺過來。”
孫權一聽,心中緊張了一下,卻是故作鎮靜說: “不用他預測,我們明眼人一看也就估計三年以後曹操一定要這樣做。
這個??????劉琮在荊州屯田養蠶成功,肯定不是他的本事,一定有能人相助。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能不給他出主意嗎?”
魯肅一聽趕緊接上話茬說:“是的是的,主公,正是這劉備給他出的主意,才使他取得成功了。
您知道,劉備本來就是生在涿郡農村,別的本事沒有,墾荒種地種桑養蠶倒是他的看家本領。曹操不是罵他是織席販屢小兒嗎?”
魯肅接著說:“劉備從少生活在農村,不但懂得種田,肯定還懂得種桑養蠶,弄不好他還會繅絲織錦呢。本來他就靠之織席販屢奉母養生,這織席和織錦沒有什麼大區別,他那樣的聰明人,肯定是觸類旁通的。”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