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微軟上市(1 / 3)

我們應該接受迅速的失敗,而不是緩慢的失敗,最不該接受的則是沒有失敗。如果有人從不犯錯誤,那麼隻說明他們沒有努力,他們沒有費吹灰之力。

——比爾·蓋茨

(一)

1986年,在微軟成立的第11個年頭,這家資產擁有200萬美元的公司在那斯達克市場成功上市。當時的股價為每股21美元,共籌集資金6100萬美元。這對微軟公司來說是個劃時代的時刻,但比爾·蓋茨起初卻並不這麼認為,他甚至一再推延這個上市時間。

早在1975年,當隻有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兩個人的微軟在阿爾伯克基誕生之時,比爾·蓋茨也許並沒有想到有這樣的一天。按照Basic語言的投入技術,比爾·蓋茨和保羅分別占有60%和40%的股份,後來兩人又進行了一次調整,比爾·蓋茨占64%,而保羅占36%。公司一直都采用合夥製經營,公司的股票隻允許內部極少數的人購買,他們或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或是比爾·蓋茨十分看重的人物。

在上市之前,股票的分配大致為:比爾·蓋茨占據53%,保羅·艾倫31%,史蒂夫·鮑爾默8%,拉伯恩4%,查爾斯·西蒙伊和利特文各占2%。

因為比爾·蓋茨的原因,公司內部不允許私人購買股票,所以大家逐漸有了怨言。特別是那些跟隨比爾·;蓋茨多年的員工,他們甚至有了些許的不滿。尤其在其他同類軟件公司開始上市之後,大家更不能安心地工作了,謠言四起。

“怎麼回事啊?我們都來微軟這麼多年了,還比不上那個新來的?”

“就是,我們對公司也有功勞啊,憑什麼不能購買股票?”

鮑爾默覺得事態有些嚴重,他急忙找到比爾·蓋茨:

“比爾,我看這樣不行,我們需要將股票購買權放寬了。要不然,很多員工可能會跳槽的。這對我們非常不利。”

比爾·蓋茨想了想,還是覺得十分不妥:

“其實上市也未嚐不是件好事,但我還是有些擔心,這樣大家會更關心自己手裏有多少錢而不是眼前的工作。我希望大家更看重我們公司的產品,而不是鈔票。”

鮑爾默何嚐不明白比爾·蓋茨的想法,他知道蓋茨希望穩紮穩打地把公司發展好,微軟目前的發展離他內心的成功還十分遙遠。但目前最重要的是穩定人心,所以鮑爾默又進一步勸說道:

“比爾,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明白你的顧慮,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滿足員工的要求。隻有員工持有了股票,大家才會有歸屬感,才會更努力地工作。”

進退不得,比爾隻得點點頭:

“那好吧,你製定一個規範,按照進入公司的年限和貢獻多少允許大家按照一定的比例購買股票,其他的等我想好了再說。”

股票購買權的問題解決了,上市又成了擺在眼前的問題。這時,總裁謝利又成了這次事件的說客。他不斷地去找比爾·蓋茨催促:

“比爾,我們也將微軟上市吧!”

比爾·蓋茨坐在他的老式扶手椅上微笑著望著謝利,問道:

“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呢?”

“這能更好地融資啊!比爾,蘋果公司都上市了。1980年11月份,第一次交易,它的資產估價就到了18億美元,喬伊斯的個人資產達到了2.3億美元。1983年,蓮花公司和阿森塔公司就已經上市,也獲得了成功。”

“我認為我們公司不上市也可以保持我們的利益。”比爾·蓋茨試著將自己的想法闡釋給謝利聽。

“雖說如此,上市也是很有好處的啊。我們短期就可以通過股票獲得一大筆資金,而且,這對雇員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謝利進行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