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夏威夷的一間教堂裏響起了祝福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弗蘭奇結婚的鍾聲。婚後的比爾·蓋茨十分幸福,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梅琳達也做起了比爾·蓋茨堅實的後盾,安心照顧家庭,成為專職太太。
幾年來,梅琳達還為比爾·蓋茨生下一雙兒女,將家裏收拾得潔淨溫馨,還建了一個家庭圖書館。閑暇時,她就與老蓋茨一起管理基金會的事務。
(二)
婚姻生活的幸福也為比爾·蓋茨的事業發展省去了不少後顧之憂,蓋茨開始卯足勁兒進軍海外市場。
但是,進軍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年蓋茨曾與西勝彥結緣,那是他就已經動了進軍日本市場的念頭。開始時很順利,但後來因為日本的體製和地方保護主義,到1982年,進軍就裹足不前了。為此,比爾·蓋茨做出了新的決定:
“先立穩歐洲大陸,然後才進軍亞洲。”
1982年初,比爾·蓋茨派鮑勃·奧裏爾去歐洲考察和談判。不久,英國、法國都有了微軟公司的影子,而歐羅巴市場的開拓也為微軟公司的生意擴大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時值蓮花公司的電子表格程序大賣,而微軟的多計劃軟件低迷的時候,微軟公司當機立斷,迅速將多計劃軟件拓展到歐羅巴市場。這樣,微軟終於可以在和蓮花的對峙中喘了一口氣,占據了海外市場。
等到蓮花公司和其他軟件公司進入歐洲市場的時候,微軟已經占據了壓倒多數的比重,這些公司的軟件產品很難再被當地人接受了。再加上微軟根據當地人的習慣,開發出不同語言版本的軟件產品,更是引來了眾多的好評。
經過多年的努力,微軟公司已經在意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荷蘭和瑞典等都站穩了腳跟,並這些地方設立了分部。
而這時候,改革開放15年的中國已經用它嶄新的姿態贏得了西方國家的重視和尊重。目光敏銳的比爾·蓋茨也開始注意到這個東方的巨人。
這個幅員遼闊,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無疑是未來最大的軟件市場。但因為有日本的前車之鑒,比爾·蓋茨決定先進行試探性的嚐試。
1992年,微軟公司在北京設立了首個代表處,這標誌著微軟公司開始在中國落腳。
同時,微軟公司開始和清華大學聯合,在北京開辦微軟大學,培訓高科技人才。比爾·蓋茨想到,要占領一方市場,首先就要擁有相應的技術人才。這也是他在總結日本市場的失敗後得出的經驗。
比爾·蓋茨通過一係列的舉措來逐漸占領中國市場:開發中文版軟件;舉辦各類型的講座、研討會,為用戶提供全麵的服務;設立微軟大學和培訓中心,用來培養會操作微軟設備的人才;與中國的新聞出版單位合作,編發各種技術資料;與中國知名廠商合作開發產品;等等。
這些舉措既是微軟踏入中國市場的舉措,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
1994年3月21日晚,比爾·蓋茨以休假旅遊的名義來到中國,而這個發展中國家的計算機行情更是他此行最為關心的。他這次來中國隻帶了翻譯,沒有隨行人員。一身休閑時裝打扮,外套裏穿著一件普通襯衣,牛仔褲,運動鞋。
他參觀了中科院,會見了十多位中國著名的軟件工作者,並就計算機的未來發表了演講;還演示了微軟的最新產品。而最令他吃驚的是,他還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對比爾·蓋茨來說意義深遠,因為這無疑就是政府歡迎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的宣言。比爾·蓋茨認為自己現在可以放開手腳,在中國市場上大幹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