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8:三姓家奴蓋個戳(2 / 2)

董卓點頭,“好,就依你之計,即刻安排!”。

“屬下遵命!”李儒領了董卓許可,轉身下殿安排。

董卓也隨即解散了眾人。

張遼這會兒還不知道丁原已經兵敗身亡的事,帶領數千荊州兵馬占領了許昌西南約四十裏處的一座土城,從就近打了點糧食,一邊休整軍力,一邊派人往虎牢關就近打探消息,想找機會再去救丁原。

一連幾天,派出去的人陸續回來,卻絲毫沒探聽到丁原部的音信,這讓張遼心急如焚。

晚春的時節,響晴薄日的天氣,司州地界已經有些悶熱了,加上心情不好,張遼越發感覺燥熱。

時近正午,張遼急的在土城的矮牆上來回踱步,火頭兵端了飯菜來請張遼進食。張遼哪裏有心情吃飯,正要擺手讓火頭兵拿走,就見一名斥候如風似火的奔上城牆,向張遼報道:“啟稟將軍,大事不好,虎牢關、宛郡、許昌方向各有兵馬向我部殺來,許昌兵馬距離此地已不足五裏!”。

“什麼!?”張遼心下一驚,繼而流淚歎道:“吾主危矣!”。

張遼心裏清楚,董卓如果不是已經擊潰了丁原,是絕對不會分出這麼多兵馬來對付自己的,他驚也正是為丁原的安危而驚。

張遼終歸是征戰多年的將軍,他知道此時不是悲傷的時候,眼下局勢緊迫,手下這幾千荊州兵的性命才是最要緊的。

張遼抹了抹眼角,心下思忖:“此處城牆低矮,無險可守,倘若被敵軍三麵圍困,必無生路。不若棄城而走,再做打算”。

想到這裏,張遼急忙傳令,集合兵馬,棄了土城,一路往東奔逃,想在許昌兵馬到達之前,逃出包圍圈。

雖然張遼當機立斷,但是集合人馬,攜帶糧輜等軍務還是耽誤了時間。

皇甫嵩又是久經戰陣的人,知道隻要斷了張遼往東的退路,張遼就必然插翅難逃。所以皇甫嵩出兵許昌並沒有往西南行進,而是往東南豫州方向急行。

張遼領數千荊州兵往東剛走不到十裏,就聽正北方人喊馬嘶。抬眼一看,隻見漫天塵土飛揚,大隊兵馬呐喊而至。

張遼眼見已經無法躲避,急忙止住行軍,傳令列陣迎敵。

皇甫嵩領兵來到陣前,見張遼已經列陣方圓,也急忙擺好陣勢。

張遼認得皇甫嵩,催馬提刀,來到兩軍陣前,衝皇甫嵩一抱拳,說道:“末將張遼見過皇甫老將軍,請恕在下甲胄在身,不能全禮。敢問老將軍,緣何領軍逼迫張遼?”

皇甫嵩也催馬出陣,衝張遼道:“老夫奉聖上旨意,前來捉你,汝若識相,速速下馬受降,我可在聖上麵前為汝求赦。”

“哈哈哈哈!”,張遼仰天大笑,指皇甫嵩說道:“我以為你是我朝大老元臣,必識大體,明大義,方才對你以禮相待。想不到你竟如此不辨善惡、不分忠奸!如今董卓專權,圖謀篡逆,汝為大漢之臣,不思為國鋤奸,扶保大漢社稷。竟與董賊沆瀣一氣,為賊出力,與我為敵!汝死之後,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先帝耶!?”

張遼知道自己兵力不足,而且後續追兵將近,如果跟皇甫嵩交戰起來,對自己十分不利,所以才說這些話,想讓皇甫嵩羞愧而退。

皇甫嵩聽了張遼這番話,臉也是一陣紅一陣白的,他也知道張遼說的句句在理。但他終究還是沒有魄力違抗董卓,強撐著臉麵喝道:“張遼小兒!休得亂言!朝中之事自有天子聖裁!汝一荊州小吏!焉敢口出狂言!擅領兵馬襲略州郡,老夫豈能容你妄為!眾將聽令!速與我拿下張遼反賊!”

皇甫嵩知道再說下去自己無法對答,所以急忙傳令開戰。手下大小將校數十人,聽了皇甫嵩將令,齊齊策馬向前,直取張遼。

張遼怒不可遏,喝道:“老匹夫!吾豈懼汝!”

說罷,縱馬提刀,徑衝敵陣。

-----------------------------------------------------------------

\t親愛的朋友^~^多謝您的閱讀^~^請順手點一下主目錄頁麵上的【加入書架】按鈕^~^給大墨一點支持!一點態度!大墨一定不讓大家失望的^~^多謝!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