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6:周瑜今日絕孫策(2 / 2)

“嗬嗬嗬嗬,無他,周瑜所患,不過擔憂叔父安危之疾也。倘若伯符兄能醫,周瑜感激不盡。願此生鞍前馬後,以為報答”。

周瑜這話一說,孫策頓時滿麵通紅,言語局促,勉強回道:“這……怕是…不能…”。

周瑜歎了口氣,又說道:“小弟亦知兄長缺乏錢糧,但丹陽以東,吳郡、會稽等地,皆錢糧豐足。且又是令尊仇人之地。兄長若願取之,周瑜願效犬馬之勞”。

周瑜這話可以說是情至意盡,但越是這樣,孫策就越是難堪。窘迫半晌,勉強開口說道:“此事……愚兄亦身不由己,公瑾……無須多言”。

周瑜點了點頭,仰天長歎,又衝孫策一抱拳,說道:“既然如此,周瑜不敢強求。但建鄴城中,乃是周瑜叔父。百善之中,以孝為先,周瑜不能坐視不救。望孫公放周瑜進城,瑜願勸說叔父將城池奉上。隻求孫公仁慈,放我叔父一家性命,不知孫公意下如何?”

雖然周瑜臉上十分平靜,但是孫策仍舊能感覺到周瑜的怨怒。那“孫公”兩個字,更是已經把他們之間的情義斬斷斬絕了。

孫策心裏雖然很難過,但是他覺得母親的吩咐更加重要,在他心裏,那就是孝道。

建鄴城牆高池闊,雖然周尚兵馬隻有數千,但要想攻破城池,也必然要付出相當代價。從這點出發,周瑜的提議對孫策是十分有利的。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孫策也隻好將錯就錯,衝周瑜點了點頭,“好!既然是公瑾至親,我自當網開一麵。隻要公瑾說動周尚,獻出城池。我不但不會加害,而且必定委以重任!”

周瑜笑了笑,“但願孫公言而有信,在下即刻進城,還煩勞孫公放行”。

孫策點了點頭,派兩名心腹將校,送周瑜進城,來見周尚。

周尚撫養周瑜多年,一向對周瑜視為己出,突然看到周瑜來了,大驚失色。一把拽住周瑜,問道:“瑜兒!汝為何來此!?”

周瑜笑了笑,先給周尚問安,接著笑道:“侄兒特來為孫策做說客耳”。

周尚一愣,“瑜兒,此言何意?”

周瑜讓周尚屏退左右,這才對周尚說道:“叔父,如今孫策已經全然不念故舊之情,決意要取丹陽。叔父麾下兵馬不過數千,而孫策假借朝廷並虎威軍之名,招募兵勇數萬,聲勢浩大。以侄兒之見,建鄴絕不可守。臨來之時,侄兒已與孫策說定,隻要叔父放棄城池,他願放我等全生。觀其麵色,應該非詐。以侄兒之見,叔父不如棄城而走,再作計較,總好過城破人亡”。

周尚聽了周瑜的話,稍微琢磨了一會兒,對周瑜說道:“你一向多謀善斷,明辨時局。方才所言,應該不差。但是如若棄了此處,你我當往何處安身?”

周瑜聽周尚基本答應了,放下心來,對周尚笑道:“天下之大,豈無男兒容身之所?叔父無須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