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中燭光灼灼燃燒,隨風有些搖曳的燭光,照影出地麵上兩三道影子,細長的身影,不斷有所動作,雖然不能夠仔細看到他們的動作,依稀可以看到一點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
幾人站在那裏,細細看著前麵那道身影,心有不甘道:“大人,難道就此算了嗎?那可是我們的人,不是一個兩個,整整七八個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人沒了,相當於斬斷了我們一根手臂啊,大人。”
“是啊,大人,不是我等非要找事,可是屬下不甘啊,那可是我等幾年以來的努力,怎麼能夠因為一個狄仁傑而全部毀了呢?當初我就勸大人,狄仁傑此人留不得,留不得,大人你非要留著他,結果呢?”
“大人,狄仁傑是我們的一個禍害,不除去他我等心中難安啊,大人。”
身邊幾人十分不甘心,矛頭指向了狄仁傑,前去的人當中,狄仁傑官職最高,除了他,其他人並沒有那個能力可以一舉拿下他們所有的人,而且還是一點餘地都不留,凡是能夠殺的都殺了,殺完之後才上書他們的罪行,先占後奏,讓他們猝不及防,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倘若狄仁傑提前一步上書,他們不至於如此被動,不但被太子的人逼迫,還要麵臨著更加大的危險,遠在洛陽的陛下和皇後娘娘將會如何看待他們,又將要如何對待他們?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唯有在他們回來之前,把事情都搞定了,那時候,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回來了也不會找他們的麻煩。
“好了,你們都不要吵了,本大人會想辦法的,至於狄仁傑,這一次不能就此便宜了他,你們都準備好了,等著陛下回來,好好告他一個不敬之罪,我倒要看看他狄仁傑該如何解釋,哼。”
這位大人一開口,下麵的人紛紛住嘴,拱手應是,恭敬之後,便是笑聲連連。
…………
朝堂上,經曆了關中這一案件,李弘似乎認識到了國庫裏麵並沒有足夠的錢財,所剩下的銀子也不多了,要是這時候再發生一些災難,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會出大事的。
而這個時候,有的人看出了太子殿下的囧途,為了迎合他的意思,開始上書了,一開始都是一些阿諛奉承,美言連連的話語,看到李弘都想要找到他們本人前來詢問,正經事不去做,非要前來逗弄他,是不是不想活了。
奏折很多,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從中可以看出了那些官員們的心思,一群隻知道利益,牆頭草般的人,那邊強就去那邊,一看到情況不對,立馬見風轉舵,速度之快,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在這些奏折中最讓他覺得開心的是一封由典膳丞邢文偉所上書的奏折,其中闡述的不是其他的事情,而是關於減少宮膳的問題,以此來減低的國庫的開支,李弘深以為然,這篇奏折上書的事情很到位,很是符合他的心意。
皇宮內的膳食過於浪費,很多都是一些不怎麼吃的東西,偏偏其中花費的錢財是不可計算的,單單是一天上下所用的銀子,足夠他們太子府上一個月使用了,可想而知,其中浪費了多少錢財,而那些中飽私囊的人,又是如何吃得飽飽的。
對此,他直接采用了這位大人的建議,削減膳食的供應,銀子直接削減到原來的一般,而原來浪費掉的那些銀子,就可以節省下來,其中,這位大人還提出了幾點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李弘一一接納,並且加賞了這位大人。
太子命令下來之後,宮中的調度頓時發生了很大改變,稍微亂了一下,很快又恢複了平靜,至於期間的事情,李弘就不想知道了,他隻知道的是又做了一件有利於百姓的事情,節省下來一分錢是一分錢。
在李弘身邊的官員,想要勸阻幾句,後來發現是勸阻不回來了,決定了就決定了,隻要不是削減我等的俸祿就好了,其他的任由你胡搞蠻纏吧,隻要不是太過分就好了。
“殿下,陛下將會在什麼時候回長安?”
沉默了許久,劉仁軌問出了心中的疑惑,這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旦陛下回來,那他們好不容易營造的這個氣氛,這個場景,瞬間就要崩潰了,他內心還是不願意陛下如此早回來,恨不得他多居住幾天,最好就是不要回來了。
顯然,那是不可能的。
“劉大人不必擔心父皇的安危,父皇應該會在不久之後回來,至於是幾天,本殿下也說不清楚。”李弘解釋道,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大概時間,具體哪天回來,還要看父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