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科舉那些事(1 / 2)

春初的長安,比起其他地方,多了一點熱鬧,一點喧囂,還有一點熱情。

長安街道上,今年的冬天顯得有些溫和,沒有以往那麼冷,雨水也少了點,蒙蒙細雨隨風飄揚,好久好久才落下來,地麵上,泥土裏,水流中,屋簷上,樹梢上,吹綠了嫩芽, 點紅了花蕊,流動了河流,更活潑了孩子們。

孩子們到處玩耍,準備送走他們最後的寬快時光,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比其他們,長安的讀書人,其他地方的讀書人,來自五湖四海,四麵八方,無論是關中,關內,嶺南,還是更加遠的偏僻地方,受到消息的人,都來了。

有的人渾身塵土,風塵仆仆,翻山越嶺,不辭勞苦趕來,有的坐著馬車,晃蕩著來,十分悠閑,有的則是等待了很久,居住在長安的酒店上,昨晚還出去應酬,模模糊糊起床了,一臉還沒睡醒的樣子,姿態百樣,各有各的風味,各有各的端詳。

在他們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很關注消息,張口說著自己知道的消息:“這位兄台,可否知道這一次科舉考的是哪一部分的內容?明經?進士?還是算學?”

被他問的那個人頓時啞口無言,他真的不知道考什麼,他是從外地來的,聽說有這個一個事兒,迫不及待前來,為此,他還耗盡了大半家產,就為了這一次,不要看著他很奇葩,那麼多士子中,像他這樣想的人還有很多,不可計數,畢竟很多讀書人都不是有錢的人。

為了當官,即使是一官半職,他們也樂意了,懷著激情來,他們真的不知道要考些什麼,被這麼一問,有點啞言了,疑惑看著開口的那人,那人哈哈大笑道:“一看兄台就是從外地來的,不清楚狀況,想必兄台連主考官是誰都不知道吧?”

那人傻愣點頭,他真的不知道,一無所知,唯一知道的就是據說通過了考試可以當官,聽說這一次科舉陛下可是準備了很多官職給他們,聽到這個消息,誰不卯足勁讀書,論語,道德經,凡是可以看的書他們都看了,以防萬一嘛。

“這位兄台,為兄真是不知道如何說你好了,你們就知道讀書,連這點消息都不了解一番,到時候,你可要倒大黴了。”

那人一臉求我,我就告訴你的模樣,十分欠揍,可是那個讀書人不敢得罪他,點頭連連應是,主考官是誰,這可是重中之重啊,了解了主考官的性子,平時喜歡什麼,最欣賞哪些,可以投其所好,寫一些他喜歡的東西,說不定選上了呢?

誰都不知道下一個一品大官會是誰?說不定是眼前這個鄉巴佬呢?那人心中打著如意算盤,能夠幫的都幫一下,特別是那種看著其貌不揚,渾身鄉土氣息的士子,幫他們一次,說不定會有出乎意料的回報呢?

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要好的,眼前這個鄉巴佬是他找的第五十五個人了,其中有很多是他這樣的人,他一一告訴他們,順便告訴他們自己的名號,不求回報,那些鄉巴佬要是考上了,第一個感謝的雖然不是他,可總有一個位置是他的。

他學習不好,關係可是杠杠的,提前打好關係,對以後大有幫助。

“敢問這位兄台,此次主考官是誰?”

虛心請教,姿態放得很低,那男子很滿意眼前這位士子的態度,點點頭笑道:“這位兄台莫行禮,這是要折煞為兄了,為兄實話實說吧,此次的主考官是禮部尚書張大安,兄弟應該不知道張大安是誰吧?今日為兄好好給你科普一下。”

“張大安張大人,前幾年可是官至一品大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雖然貶職了,可也是尚書,受到陛下的極度重視,張大人平時最喜歡書法,隻要你書法入得他法眼,那麼兄弟,你成功了一半了。”

“其次是張大人最喜歡詩詞了,無論大小詩詞,隻要讓他開心的,他都重視,你說要是你寫出了一首無與倫比的詩詞,或者是你的一手書法其他人比擬不了,同等情況下,你說張大人會選擇誰?”

那人說到這裏看著那個讀書人,讀書人下意識回答:“是我。”

“沒錯,就是你。”

那人十分激動指著讀書人道:“考試可不隻是考驗明經,進士,還有明法,俊法,書法,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明經,進士,隻要這兩門過關了,兄弟你已經成功了一半了,你往那邊看去,他們是不是都在捧著明經看。”

讀書人有些不相信,看過去那邊,這一看,不得了,還真是這樣,他迫不及待放下了背囊,拿出了一本已經體無完膚的明經,上麵布滿著很多注視,仔細看起來,這一看,完全忽略了身邊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