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家宴

卷首語

作者:本刊編輯部

飯局為何被稱為飯局?

很簡單,這是一個局,而不是一頓飯。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有設局者,也有入局者,隻是在大多數時候如同鴻門宴一樣,穿著華麗衣衫的主人與賓客戴著各種招牌式笑容或麵具,在席間觥籌交錯,溫言笑語中卻透著刀光劍影,而宴席的製作者,也許始終隻是製作者。

所以,當吃飯一旦成為形式,即便外表再光鮮,也很難讓人心生親近。

當然,並非所有宴席都如此冷漠,比如家宴。

踏進11月,在看過滿街的南瓜燈、骷髏玩偶之後,西方的感恩節即將到來,在這個節日,所有人都會踏出家門,向家人、鄰居、朋友們道一聲“謝謝”,傳遞正能量,或者一笑泯恩仇;在這個節日,不管身在天南海北,家宴都是絕對的主題。

與飯局不一樣,溫情的家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邀請重要的客人到家中做客,遠比在餐廳吃飯更有意義,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宴會的主人同時也是宴會的製作者,女主人負責餐桌和環境擺設、營造氣氛和邀請函;男主人負責食物和飲料搭配以及就座安排,為賓客們相互引薦,有趣而共通的話題立刻拉近朋友們的距離……辛苦做出的菜肴,雖不如職業大廚那樣美味,卻飽含著誠意與對朋友的感恩,而這種自然而親近的氛圍,往往能夠達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在克勞福德莊園不僅親自下廚宴請普京,還和樂隊一起演出,在這一次不同尋常的家宴閑聊之中,雙方承諾要把各自國家擁有的核彈頭削減三分之二,曆史性的結束了冷戰以來兩國核對峙的局麵。

家庭外交不是美國總統的專享,2000年,普京也曾邀請時任德國總統施羅德夫婦到自己家中做客,並邀請他們一起聽歌劇、賞雪景,一舉緩和了當時兩國陷入低穀的關係。

所以,當烹飪不再成為形式,你會發現這是一場富有創造性的社交活動,在於朋友們分享美食和感情交流的過程中,無窮樂趣自然而生。

在演講中有一個術語叫“破冰”,說來也很簡單,用輕鬆的互動化解聽眾的陌生和戒備,家宴於外交,不正是破冰二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