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壘‘八陣圖’,說到底就是一個能把人困住的迷宮。隻是這個迷宮太精妙複雜,堪稱巧奪天工亦不為過!”
“迷宮?”
“首先是規模,石壘‘八陣圖’規模可大可小,若是僅僅用於困住數人數十人的話,占地麵積幾百平方米也就夠了,但若是想要困住成百上千的軍隊的話,那麼其規模至少也要在數千乃至於上萬平方米以上。其內由巨石堆成的石堆按照特定的方位擺放構成,石堆的數量根據陣型的大小而定,少者數十堆,多者數百堆。這些石堆每一處皆有數米寬,高達兩三米。人一旦進入石陣之內,最大的問題就是視線受阻,根本分辨不清行走的方向位置,這也是所有迷宮的共通點。而且,因為石堆的巨大,是以僅僅攜帶了刀劍槍戟等兵刃進入裏麵,也根本摧毀不了那些堅固龐大的石堆群,若是找不到出路的話,陷入裏麵的人最終隻有死路一條。”
“就這樣?”蘇馨、淩十三皆是一愣,傳說中的八陣圖難道就是這麼簡單,兩人不由大感失望。
“當然不隻如此,那隻是最基本的框架基礎。八陣圖的奇特之處,在於其內巧奪天工的設計。你們不要忘了,諸葛亮在機關巧術上麵的造詣,那也是當世第一的。傳說中的石壘‘八陣圖’每日每時,變化無窮,這倒不是虛言,因為諸葛亮擺設的‘八陣圖’,實則是一座活的石陣。”
“活的?難道它還能動不成?”
“你難道忘了‘木牛流馬’了嗎?”
蘇馨頓覺心頭一緊,她已是被江惜雲的話徹底吸引住了,她知道江惜雲接下來要揭露的,恐怕就是千年來的一個大秘密了!
“八陣圖內的一部分石堆,其下埋設有木板滑輪以及巧妙的推動機關。這些推動機關時刻在運作,所以說八陣圖是在時刻變化的,而那些石堆的移動是極其緩慢的,若不是刻意的長久去關注,裏麵的人根本不會察覺。”
“不可能,古人又沒有發動機,怎麼可能製造出一直運作的機關裝置!”
“這就是八陣圖最大的神奇之處,要知道如此奇陣,單靠人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諸葛亮賜予這座天下第一的奇陣以‘生命’,其關鍵就是因地製宜,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
“借用自然的力量?”蘇馨、淩十三腦海中頓時閃現出了類似“借東風”“呼風喚雨”這般詞眼。
“《三國演義》中寫到,諸葛亮的八陣圖是設在魚腹浦這個地方。這或許不是羅貫中虛構的,可能他親自去過曆史上傳說的諸葛亮八陣圖的遺址。”
“魚腹浦?那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嗎?”
“那地方到沒什麼特別,關鍵是那裏附近有一條大江。傳說中的八陣圖,正是設立在江邊的。”
“水車!”
蘇馨、淩十三恍然大悟,這就類似水力發電的道理,雖然古人不會水力發電這般技術,但是古代已是有了類似水車這般利用“水能”的“永動”技術。
“不錯,‘八陣圖’下,事先必須經過精密的計算,聯係土質、地形、格局等諸多因素,挖掘連通附近江河的地下水道。其下推動石堆的機關巧術,運用了類似水車這般借助水的動能勢能等原理的動力裝置。而且,‘八陣圖’之所以擺設在江邊激流之處,卻也不僅僅是為此一個目的。古代不少江河激流處,早晚間霧生雲起,再配合水汽蒸騰凝聚,可形成天然的霧瘴,配合八陣圖內複雜的石堆布局,更加可以達到迷亂人視線方向的作用。除此之外,江水激流之聲,澎湃噪雜,也可擾人心神,阻塞消弱陣內各處的人聲聯係。”
“這都行?”蘇馨不由大感驚奇,那古人的智慧也確實太牛了吧。
倒是一旁的淩十三驚訝過後,想到了一個問題。
“千年以前的諸葛亮,居然能想到借用水流的力量配合陣法使用,如此奇思妙想確實讓人驚歎啊。但是,照你這麼說的話,這八陣圖雖強,豈不是就隻能設在江河之畔了?”
“自然不是,江河邊雖是擺陣之上選,但這並不代表,離了水,此陣就擺不成了。若是換到山林穀道之地,隻要派三五守陣軍士隱藏在陣外。待到敵軍進入陣內,則在上風處燃放藥草柴木,讓毒煙飄入陣內,亦可達到困敵乃至於殺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