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除了這柔和浩大的聲音,便隻聞風聲呼嘯。仙將天兵都停了手,惶然於心底油然而生的畏懼。他們張惶地望向蒼穹大地,然除飛逝浮雲、巍巍峰巒外,他們又能看得到什麼?
紫陽真人忽然提氣大叫:“師弟!萬萬不可!”
可是他話音未落,便見南方天際一道紫氣如電飛來,不住發出鳳鳴之音,其聲直上九天!這道紫氣來得好快,即使是雲中金山,也隻勉強看清點來勢,便見它倏忽間已繞著眾人環飛三周!
天空中忽然光芒大盛,數以千記的火花同時盛開,代表著千名天兵已了結了下界的使命。紫氣忽然一聲清嘯,驟然長大,氤氳霧氣收處斂作千柄仙劍,如夏日煙花綻放,飛濺向四麵八方,斬向空中數萬列陣天兵!
千柄仙劍本是紫氣凝化,本無實體,然而無論是仙將還是天兵,都無法稍擋仙劍去勢!
漫天中忽然染遍紫色,隨後是萬朵赤色天火焰雲綻開,一蓬蓬火雨星星點點徐落,一時間將這窮山荒嶺,綴染得如仙如夢。
一名清雋道人足踏紫蓮,飄然而至。他看上三十許的年紀,穿一身尋常道袍,頭上挽了個發髻,隨意用木枝束起。這道人,正是已入死關數載的道德宗前任掌教,紫微真人。
於這生死關頭,紫微終於破關而出,一劍斬盡三萬天兵!
紫微抬手向天一指,漫天紫氣刹那間收束在他指尖處,凝成一把普普通通的長劍。紫微反手將長劍插在背後,向紫陽真人微笑道:“師兄,你好心機,竟然在我閉關處下了禁製,不令我知曉世間之事。若不是此番修成的道果比預計的要高些,險險就此飛升去了。”
紫陽真人歎道:“唉!道德宗有沒有我們幾個,實是無關緊要。可你這樣一來,今後卻如何飛升,我宗的道統傳承又怎麼辦?”
紫微真人自紫陽、玉虛、紫雲、太微、太隱、雲風和沈伯陽身上一一望過去,目光所過去,眾人皆覺如浸在溫水之中,說不出的舒適輕鬆,周身暗傷一一複元,枯竭真元也悄然複蘇。
紫微真人微笑道:“有你們在,我道德宗就有了傳承。哪怕是你我皆不在了,我宗傳承依在!道德宗三千年傳承不滅,又豈會因某人而絕?”
紫陽真人望向遙遠的天外昆侖,歎道:“師弟你……還是衝動了。”
紫微真人負手而立,緩緩旋轉,東南西北環望一周,悠然道:“若坐視外人屠戮我宗門人,這身道果又要來何用?貧道今日才發覺,這茫茫大千世界,果有大能之士,隻可惜,已無法與他談玄論道了。”
此時西北方向,傳來一個浩大之極的聲音,威嚴肅穆,正是禹狁:“紫微,你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過一刻之命。隻可惜你大好前程,卻於此際毀盡!”
紫微根本不向昆侖方向望上一望,隻是注視著遙遙東方,淡道:“貧道諒你也不敢放下手中仙藉,來與我鬥一場劍。這便動手吧,何必多話?”
昆侖深處,傳出陣陣如雷咆哮!
禹狁身周天炎熾盛,直衝天際!然他思量數遍,終未放下手中厚達十丈的仙藉。他一咬牙,打開仙藉,翻到紫微真人那頁,提朱筆,便在紫微真人名字上重重地劃了一筆!
勾消仙藉!
雲中金山忽然將手中兩柄大錘一扔,向紫微真人深深拜下,道:“你修成了九瓣紫蓮,居然也舍得下!他奶奶的,俺金山今日才算真正的服了你!來來來,受俺一拜!”
紫微真人撫須微笑,坦然受了。
雲中金山直起身來,忽然躍高數寸,一把摟住雲風的肩膀,向他道:“小雲風,俺金山可不是拜的他那朵九瓣仙蓮!這其中的區別,你要是想明白了,日後有得你受用的。知道了不?”
雲風麵色尷尬,不知該如何是好。雲中金山德高望重,輩分極高,今次又是舍身助戰,於禮於情,都不能怠慢了。可是這位清閑真人卻是如此特立獨行法,令素來嚴謹守禮的雲風渾身不自在,隻有惟惟稱是。
一陣天風拂來,紫微真人肌膚下泛起七色寶光。他含笑而立,整個身體都逐漸浮出奪目光芒。
這一下,本有些不明所以的人都看出不對來。
天地之間,忽有一道奪目光華綻放,耀得眾人目不見物!光華過後,雲天之間空空蕩蕩,再無紫微真人身影。
啪的一聲,禹狁重重合上仙藉,更將朱筆擲在一邊。他身周神火吞吐不定,高時直焚雲端,低時盡沒體內,顯然在勾銷紫微仙藉之後,禹狁心境猶是不能平複。他猛然吐出一團神火,這才算稍稍好了些。然而這團火吐得不太是地方,幾乎擦著熔龍而過。熔龍已化形成功,正在極端的痛苦下拚命追逐著紀若塵的影像,根本不會防衛其它。若被這團神火噴中,熔龍恐怕立時重化金汁,禹狁花了大力氣製煉的青龍魂魄,可就要化風而去了。世間雖大,要再找出頭真龍來,又談何容易?而且真龍事關天地氣運,各應天上真仙,縱是禹狁這類職高位尊的仙人下界,也不是可以隨意捕捉的。
禹狁暗暗竟有些慶幸自己早有準備,對了對付道德宗,特意帶了仙藉下來。紫微真人道心已至極高境界,在入死關前已登名仙藉。這本是極榮耀之事,然而在此時卻也成了紫微真人的取死之道。仙藉一消,紫微真人即會灰飛湮滅,永不複生。
禹狁雖知紫微真人道果境界必高,然也沒將他如何放在眼裏。五瓣蓮已可直錄仙藉,在禹狁心中,紫微真人再強,也不過七瓣蓮而已。然他萬萬沒有想到,紫微真人破關而出後,竟是九瓣蓮的至高仙品!如此境界,令得在巡天真君中號稱法力第一的禹狁也不敢輕啟戰端,而是直接銷了紫微的仙藉了事。
禹狁竟不敢戰!
仙藉上一筆看似輕鬆,實際上後世千萬年中,朱筆橫批實有如批在禹狁名上,永世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