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生有苦(1 / 2)

人生有苦,既孤且艱。

這句話對李如意來說該是最好的人生注解。

兩歲死了娘,六歲死了爸。跟著吃百家飯磕磕碰碰長大。長到十八歲,身上沒有穿過一件來自商場的新買的衣服。皆是人家從各地慈善捐獻送來,穿到身上,不是大就是小,鬧得同班的同學至今沒搞清楚他的身材。有的說他瘦,有的說他胖。皆因那衣服太過大小之故。

至今沒吃過好東西。如今人吃得已經不耐吃了的肯德基、麥當勞,李如意做夢都想吃。至今記得十七歲第一次進入麥當勞當服務生,收盤子,背著眾人,躲在柱子旁邊,將別人吃過的雞骨頭又完完整整的嚼了一遍。艾瑪,真是說起來都是一股傷心淚。

不過如今李如意已經不愁雞骨頭的事了。畢竟他在麥當勞打工,想吃隨時可以吃。並且他也不是個愛哭的人。甚至跟他同班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經父母雙亡,連寄身的地方都沒有。他們總是嘲笑他衣衫襤褸,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家境,隻當他不修邊幅,甚至不注重自己的穿著。畢竟現在的人生活過的的太好,很多衣服都是穿一遍就扔,很多衣服到李如意身上的時候,都還是半舊、七八成新的效果。

學校也不是好學校。就是孤兒院旁邊社區主辦的一所民辦高中,主要收留附近無學可上、家庭力量不足不能去上好學校的一些孩子,盡量讓他們受到基本的文化教育而已。如今教育嚴抓,這所學校在今年也解散了,李如意上到初二就無學可上了。沒錯,他十八歲,可是才讀到初二。皆因他十歲才開始上小學。

無學校可駐,也無家庭可落腳,李如意常回去孤兒院看看。看著滿頭白發的老院長,和那些看了他牙牙學語的小孤兒們,露著或長出門牙、或沒有的小牙床們,大口大口的吞吃著攪拌得很難吃的糊糊。這是其他家庭根本不屑給嬰兒吃的東西,也不是孤兒院愛心不夠,而是實在,條件不足。

如意也時常自問,老天生下他們這些孤兒幹麼?父母不接納,也無人憐愛,他這種健康的還好,那些身有病痛的,更不知老天生他們下來是否是折磨他們的。

關於這個問題,孤兒院的一個老人跟他有一場深入的談話。

那是個影子樣的老人,孤兒院的孩子都管他叫“影子伯伯”。皆因他隻銜著一枚煙鬥,扛著鋤頭,在朝霞或暮靄的照臨下出來,太陽普照大地的時候,他就不見影子。大家都說,這個“影子伯伯”是隻能活在陰影遮蔽下的伯伯。不過實際是,他是孤兒院的花匠。總是在披星戴月的時候出來工作,而太陽高照的時候,他往往已經幹完了活,回到自己的小屋子前麵有滋有味的銜著煙鬥。

如意倒是在太陽普照的時候跟他談過幾回話。不過在那時候,他似乎也記得這伯伯的樣子是如影子一般淡淡的,跟他說話的時候,總覺得他沐浴著一層煙霧,淡淡的看不清楚眉目。當時覺得看清楚了,可是離開他,再想起他這番話的時候,就再也想不清楚他的眉目。如意也曾覺得驚奇,可是那個時候的他,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多餘精力去想深刻的問題。

“影子伯伯”說,“孩子呀,你要相信。老天生你們下來,必定給你們有一個單獨的用處。這‘用處’既不同於其他人,也絕不會被其他人多代替。老天生你們下來,一定就有你們的用處,這個用處是除了你,絕沒有其他任何人能代替的。你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