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語境下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關係研究(1 / 2)

全球化語境下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關係研究

文化論壇

作者:郭芳

本文係2011年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SZ)。

摘 要:本文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思考民族性的藝術與世界性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麵對全球化的大潮,如何迎接挑戰和抓住機遇,從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文章主要從三方麵進行闡述:民族藝術的生存背景;民族藝術與世界藝術的關係;民族藝術如何進入國際市場。通過網絡、影視等途徑廣泛傳播,將民族的藝術融入到世界藝術之中,使藝術呈現全球化、多元化的局麵。總之,要正確處理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係,概括為一句話就是,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關鍵詞:全球化;藝術;民族性;世界性

[中圖分類號]: 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9--01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最顯著地特征,也成了各界研究人士話題的焦點。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跨國公司逐漸增多,比如可口可樂、麥當勞、海爾集團、寶潔等企業逐漸進駐各個國家,國與國之間進行更密切的經濟合作;信息全球化,憑借因特網、影視以及報紙雜誌等傳播途徑,足不出戶就能夠盡知天下事,實現了全球信息、文化共享。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深深滲透到了人類生活中的各個領域1。然而在這樣狂熱的全球化趨勢中,我們不能隻看到機遇,更應該考慮到挑戰。因為地球的原貌會被改變,各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會被同化,在這種情況下,藝術領域如何發展是我們該慎重思考的問題。

1、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是人類文明進步又一個新的裏程碑,使人類社會發展成為一個整體,互相聯係、互相依賴生存。現在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影響非常嚴重,因為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交流都緊密相連。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向前發展,變得更強大,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實現的,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是必要的前提。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長期生活,會慢慢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是曆史歲月的積澱,是自然形成的規律,但又是人類創造的2。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輿論看法就顯得至關重要。一部分人持有支持的態度,因為全球化確實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例如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民生產總值、人均GDP每年都在快速的增長,另外,很多新鮮的事物也逐漸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像西餐廳、麥當勞以及日本動漫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還有一部分人批評全球化,他們認為藝術全球化其實就是對文化進行侵略。因為現代社會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實力參差不齊,科學技術、文化也千差萬別。一旦發生文化碰撞,發達的國家勢必會占主導地位,將自己的文化觀念強製性的灌輸到其他國家,久而久之,落後國家的傳統文化被掩蓋、母語流失、價值觀受到衝擊3。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七千多種語言,有多少矛盾和衝突可想而知。但在此聲明,全球化並不是要我們整齊劃一,而是要求各種文化既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一方麵積極參加到世界全球化的主流中去,另一方麵也要警惕被外來文化同化。既要加強國際社會間的文化交流,又要保持自身特色,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正確處理世界性與民族性之間的關係

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藝術構建,在現代社會背景下,顯得非常重要,一個國家的民族藝術是否能夠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成為一個民族走向世界的基礎和前提4。現代社會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那種閉關鎖國,關起門來過日子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每個國家和民族都形成了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各個民族的特色被其他民族學習和模仿,形成了資源共享的局麵。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每個民族隻有擁有自己獨具風格的藝術文化,才能被其他國家民族模仿和借鑒。其實藝術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一點都不衝突,世界的藝術文化是我們用於學習和借鑒的,隻有看得見其他民族的優點、長處,大膽的拿來,並願意去學習他們的經驗,這樣的國家和民族才不會固步自封,才會進步,一點一點積累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