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沙漠行軍(2 / 2)

壞消息則是,黑歌要讓所有人把隨身攜帶的水和食物交給他統一管理,定時定量發放。以免某些人過度浪費,提前用光。

兩條消息無一例外,都對在戈壁中生存大為有利。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乍一聽便明白了黑歌的用意,自是無不應允。隻是在上交食物時多少顯出些許不舍。

不過,這份不舍很快被獲準繼續休息的興奮心情所替代,他們喜滋滋鑽進帳篷,悶頭大睡。

在困意乃是身體主要需求的情況下,他們沒時間顧及飲食的問題。

傍晚時分,在溫室裏待慣了的眾人,盡管不情願,卻又不得不繼續踏上前行的路。

在星辰的指引下磨磨蹭蹭向西而行,夜幕下行走明顯比白日愜意許多,但是即便如此,隊伍前行的速度依舊快不起來。

三小時走七公裏的裏程儼然成了眾人不可超越的瓶頸,一整夜下來刨去休息的時間攏共走了不到十四公裏。

距離綠洲還有將近四十公裏。

路程走了三分之二,水和食物卻耗去了大半。

這也就意味著,最後的一到兩天,他們將在無水無糧的狀態下商路。

麵對這樣的境況,黑歌不得不為之深深擔憂,卻又無可奈何。

唯一的辦法隻有節省自己的給養,分給那些更需要的人。

休整一日,第二天晚上繼續前行。

走了約莫兩個多小時,安娜和她兩個同學伊萬和卡嘉便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嚷嚷“走不動了。”

古埃爾教授顯然也對眼下的行進速度很不滿意,踹了伊萬一腳,恨鐵不成鋼地道:“我和奧古斯特兩個老家夥都沒喊累,你們倒先走不動了!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時候差遠了。”

顯然,嬌生慣養果然是世界範圍內的共性問題,不但中國有,俄國、美國、英國……都是如此。相對而言,經曆過混亂年代的老人們更能吃苦耐勞。

古埃爾和奧古斯特就是最好的例子。走了這麼遠,兩位老人從來沒有說渴喊累,背囊也一直由自己來扛,黑歌數次表示願意提供幫助,都遭到了他們的拒絕。

這份剛毅的精神引來了黑歌由衷的尊敬。

聽了古埃爾的指責,三名學生一臉委屈,灰頭土臉的模樣活像個逃兵,“教授,我們真走不動了。”

古埃爾氣呼呼地道:“走不動也得走。”

“要走你們走吧!我寧願餓死也不想挪窩了。”伊萬索性一頭栽在沙子上,仰麵朝天,大口喘息。

“我們也不走了!”一人行動,眾人效仿,安娜、卡嘉緊隨其後,臥在了戈壁灘上。

“你們……”古埃爾虛抬拐杖,隔空戳了伊萬幾下,“你這幫混賬東西,給我起來。”

“教授,您消消氣,聽我一言。”見古埃爾胡子一抖一抖的,動了真怒,奧古斯特連忙上來規勸,“您看,咱們都走了這麼久了,別說他們,我也累了。依我看,咱們不如休息一小會兒,吃點東西補充一下體力。吃完飯,咱們再上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