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去了哪裏(點評)
新人自薦
作者:白連春
1992年,本篇小說作者範劍鳴從一個小鎮來到更加偏遠的農村初中教書,要渡過一條大江,他的行李中有兩個重要的物件:一本海子的詩集,一把紅棉牌木吉他。在他的自白裏,他寫道:“而愛情,是青春的另一件行李。”
在那個青春的時代,流行剛自殺沒多久的海子詩歌,還流行吉他,在我的印象中,公園裏到處都有人捧讀海子的詩集,滿大街都是學習彈吉他的廣告。在那些年,青春時代有些孤單,還有些寂寞,所以人人都需要愛情。愛情是青春時代的必需品。
然而,我們的青春後來去了哪裏呢?
她是隨著愛情一起消失的?還是她把愛情一起帶走了?
青春是一團迷霧,縱然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仍舊沒有人可以從青春裏探出身來。小說作者範劍鳴原本是詩人,他企圖用這樣一個十分有詩意的悲傷故事來挽留青春。是的,讀了這個故事,我們不得不承認:青春是悲傷的,又是十分有詩意的。
不知道是我們拋棄了青春,還是青春拋棄了我們。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悲傷,更不再十分有詩意。按範劍鳴的說法:“白天,我為一種職業義無反顧地奔波,穿梭在工廠、鄉村、機關、街巷,接觸著窮困、豪華、訴求、憤懣、阿諛、頌揚、粉飾、真相……我得穿過這一切,然後根據固定的程式和戒律,發揮一個‘禦用文人’的長處,博得一些讚揚。”這是範劍鳴一個人的白天,同樣,更是我們所有人的白天。我們的白天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晚上,黑夜裏,我們該怎麼過?我們是否會偶然回憶起那些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青春?當我們偶然回憶起青春的時候,我們的心是否會有一些感動?
在我們的青春時代,究竟有沒有讓我們自己的心感動的故事發生?
你有,還是沒有,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你有,還是你沒有,你的青春和我的青春一樣,都已經一去不返了。沒有人可以,任何人都不可以,即使你再偉大,你也無法挽留住青春。青春是一個小偷,就這樣,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偷偷地溜走了。重要的是,青春不是自己單獨一個溜走的,他溜走的同時偷走了我們一生中最要命的東西。
在我們漫長或短暫的一生中,什麼是最要命的?
詩歌(本篇小說作者擁有的是一本海子詩集),音樂(本篇小說作者擁有的是一把紅棉牌木吉他),還有,就是如同本篇小說裏講述的這個愛情故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愛情故事的,我們每一個人的愛情故事都是不同的。你是否也講述過你的愛情故事?你怎樣講述,在何時何地?你是否在睡不著的黑夜裏,一個人,你為你自己講述?
當你為你自己講述,你的心是否感動過?如果你感動了,祝賀你,你已經可以當小說家了。
我始終相信,在青春時代,人人都是詩人;當青春時代已經不再,人人都是小說家。
如果你還擁有青春,我等著讀你的詩歌;如果你已經青春不再,我等著讀你的小說。
我願意讀一切用漢字寫成的東西。
我願意被感動。
我的一生都在被感動中。
一個時常被感動且願意被感動的人是幸福的。一個時常做出且願意做出讓別人感動的事的人更加幸福。
我期盼人間每一個人都幸福,都願意被感動,更有被感動的故事發生。
我期盼人間每一個感動我們的故事都十分有詩意,卻不一定悲傷。因為在人間,十分有詩意是必需的,悲傷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