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地球奇特現象(4)(1 / 3)

難道430公裏處坡陡路滑,崎嶇狹窄嗎?都不是。430公裏處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視線也十分開闊。那麼,如此眾多的車輛在前後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連翻車,究竟奧妙何在?起初,有人分析可能是道路設計有問題。為此,交通部門多次改建這段公路,但翻車事故仍不斷出現。

後來,也有人根據每次翻車方向都是朝北的現象,推測430公裏處以北可能有個大磁場。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沒有科學根據。所以,對司機來講,430公裏處成了一個中國的魔鬼三角,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為430公裏處的翻車現象,目前仍是個謎。

第5章 巨石的奇特潛能

高大沉重的大石塊本來是死物一堆,卻充滿了玄妙。有的會自動升空,有的學會了散步,有的似變色龍一樣一日而三變,有的是優質的耐高溫材料……人們不禁驚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美國的“天然魔板”

最令科學家關於反常的地球重力表現傷腦筋的地方,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斯鎮郊外的一個“怪秘地帶”。你想去麼?從加州海濱城市舊金山驅車南行,大約兩個小時就可到達聖塔克斯小鎮,然後再行車5分鍾的光景,就會受到“怪秘地帶”的歡迎。這裏的遊客總是很多。

森林包圍在四周,風拂林吟,氣氛悚然。在空地的木柵門上高掛著標有“怪秘地帶入口處”的牌子。進了這道門,就如同來到另外一個世界,令你處處大驚小怪。其實每個新來的遊客都不免如此。

你看,兩位日本人矢追和大橋在幹什麼?原來他們在踩著兩塊石板比個頭呢。這兩塊石板看起來很普通,每塊長約50厘米,寬約20厘米,彼此間距約40厘米,它們就擺在進門後不遠的地方。這是兩塊“天然魔術”板。

矢追和大橋各選一塊石板站好,相互交換站立的位置。這個時候,他倆和周圍的遊客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視力了:就見身高僅1.64米的矢追倒顯得比身高1.80米的大橋還高大、魁梧得多。再來交換一次位置,大橋轉眼間特別高大起來,矢追一下子矮小得可憐。他們就這樣來回交換著位置,他們的身高也隨著來回變化著,忽而伸長,忽而縮短。用卷尺測量一下身高,盡管表麵看來身高在變來變去,可用卷尺測得的數據依然是原來的身高,一點沒變。矢追和大橋又認真地用水平儀測量了石板,兩塊石板確實處在同一水平麵上。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遊人們迷惑不解,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這其中的奧秘。

變色龍般的怪石

在澳大利亞中部阿利斯西南的茫茫沙漠中,巍然屹立著一塊世界上罕見的嶙峋怪石,當地居民自古以來稱之為“愛也斯”。

它周長約8公裏,高達348米,曾有人估算過,僅它露出在地麵上的部分,就重約幾億噸。這很像古代神話傳說中“自天而降”的巨人,“高聳入雲與天齊,俯瞰塵寰處處低”,氣勢雄偉,表現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態。更為奇特的是:它每天很有規律地改變自己的顏色——旭日東升時,呈棕色;中午時,呈灰藍色;夕陽西沉時,驀然變成鮮豔的紅色,熠熠閃亮,蔚為奇觀,把錦繡大地點綴得分外妖嬈。古代當地居民把它當作天然的標準時鍾,根據它的顏色的變換來準確地掌握每天的時間,安排生活和農事,從未發生差誤。隨著陽光照射的變化,它往往會給人以各種幻覺:遠遠望去,它時而像一艘半浮在海麵上烏黑發亮的潛艇;時而像一條巨大鯊魚的背鰭。如果碰上光線合適的話,瞬時間內,它像一位穿著青衣的巨人,神采奕奕,儀態端莊,斜臥在一張巨大的潔白的軟床上……變幻無窮,綺麗多姿,構成各種奇妙的景象。

自古至今,愛也斯怪石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遊客。許多人從國外千裏跋涉,來到怪石旁遊覽,愛慕和讚歎不已,遊後遐想聯翩,有的賦詩著文,抒寫情感。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對怪石的興趣更加強烈,他們對怪石每天變換顏色的原因作過各種探究和猜想。有些學者認為,這是由於沙漠地勢平坦,天空終日無雲,而怪石表麵頗光滑,它好像一麵鏡子,對太陽光線的反射力較強,反映著從清晨到傍晚天際顏色的變化,因而它在不同的時間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但一些人認為,上述解釋還不夠全麵,難以令人信服,怪石還有一些奧秘尚未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