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時候,天衢國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天巧節。
天巧節是天衢國的盛事,是為了紀念天巧娘子而設立的節日。
“傳說天巧娘子就是咱們天衢國京都人氏,那時候女子的地位十分卑賤,一兩歲之後就開始裹腳,十歲之後就要蒙麵,之後除父親丈夫兒子再不能讓其他男人看見真容。女子一生要不隻能永遠在內宅,要不隻能從事下九流的賤業,女子可被當做貨物隨意交易,生死不由己,即時是皇上的女人,地位也比不得咱們現在的一個個小小丫鬟。”
“當時人人都習慣了女子不如牲畜的觀念,也因此女子的生活一直水生火熱。後來出來了個天巧娘子,聽說她隻是個豆腐磨坊主的女兒,但那個磨坊主卻與別的男人不一樣,他十分珍重自己這個女兒,偷偷給她買了當時隻有男人才能看的書簡,也沒有讓天巧娘子裹足,雖也不敢讓她出門,但磨坊主經常給天巧娘子講外麵的人事物,這也讓天巧娘子比尋常女子見識更加廣博,觀念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天巧娘子後來深感萬事萬物即便不能生而平等,但女子不該被劃分到牲畜一道,也應該享受自由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於是她偷偷聯合了當時京都的數十位女子,開始慢慢將自己的觀點傳播出去。後來越來越多的女子接受了這個觀點,認識到要改變目前女子這種艱難困苦的處境。但風聲不幸走漏,天巧娘子被官府的人抓了起來,並很快以妖女的罪名執行火刑,以儆效尤。”
“天巧娘子被燒死的那天,很多人來看,這其中不乏聽過天巧娘子傳講的女子。天巧娘子被綁縛在木樁上,下麵堆著厚厚的草垛,一直到大火燒身,她也還一直聲嘶力竭的大喊自己的主張,聞者動容。”
“人們傳說,天巧娘子那天卻並沒有被燒死,烈火燒身後,天空忽然雷聲大作,一隻火鳳從那熊熊的火焰中飛了出來,而木樁上的天巧娘子卻不見了。火鳳口吐烈焰,將抓自己的幾個官員活活燒死後,就一直在京都上空盤旋悲鳴。這一天之後,京都數萬女子放佛受到感召一般湧上街頭,扯掉麵紗,踢掉蓮鞋,凡是有人意欲阻擋這些女子,火鳳就噴吐火焰將那人燒死。這些女子湧入皇宮,要求當時嚇得半死的皇帝頒下詔書,廢除女子裹腳戴麵紗的規矩,女子同樣受國家律法保護,女子可以讀書,女子不再局限從事下九流賤業…洋洋灑灑的一共上百條,皇帝害怕被燒死,就趕緊簽下了這個詔書,火鳳一看,鳴叫幾聲後,方才消失再天空。”
“後來時間過去很久,那些最初因為恐懼火鳳而執行的約定也漸漸因為深入民心而被廣泛接納,從天衢傳到了附近國家,慢慢的女子也擁有了現在的地位。後來,為了紀念天巧娘子為咱們女子作出的巨大貢獻,民間自發設立了天巧節,時間就定在天巧娘子化身火鳳的那天,後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個節日慢慢官方化,也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天巧之節。”
林藍慢悠悠的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這就是天巧節的來曆,知道了吧!”
一旁的綠影聽得津津有味,雙眼卻冒著點點星光。“我一直就知道有天巧節,卻不知道這裏麵還有這麼個故事,小姐,你說天巧娘子可真偉大,要不是她,咱們女子現在還是跟豬狗一樣呢!”話語中充滿了對天巧娘子的崇拜。
林藍點點頭,綠影說的沒錯,也許天巧娘子的故事被神化了,但是在那樣一個環境中,敢於挑戰傳統而為普羅女性追求幸福,這個天巧娘子,的確是個值得敬佩的人物。
現在的社會雖說也沒有做到男女平等,依舊是男尊女卑,但女子的地位比之從前已經有了十分大的改善。至少蒙麵纏足這樣的陋習已經被廢除,女子也不再局限在下九流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