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長約有二十公分左右,和前世的蠶寶寶很相似,渾身發著如玉的光芒,身體竟然是透明的,可以看清楚它身體內的器官,這個時候它正在狂吃著神桑樹葉。
整個後山很大,漫山遍野都是神桑樹,神桑樹上滿是天蠶,有的天蠶已經結成了純白色的蠶繭,有拳頭那麼大,手掌那麼長。
無數的織族少女正在樹間穿梭,把已經結好的天蠶繭收入背筐,在後山有一個巨大的石鍋,直徑約有十米左右,石鍋下麵開了洞,下麵燒著熊熊大火,采蠶繭的少女把天蠶繭背過來,直接倒在了石鍋中。
石鍋周圍有無數的少女,正拿著籮筐將蠶繭的絲抽出來,纏繞在籮筐上,用的正是最原始的繅絲法。
這種天蠶絲比前世的蠶絲要粗十來倍,而且韌性十足,要用一兩百斤的力量,才能扯斷,甄帝暗自咂咂舌。
“絲製的衣服本來就有防穿透的作用,前世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一般都是在鎧甲裏麵穿一件絲綢衣服,可以減輕箭鏃的傷害,現在這絲的韌性這麼好,如果在鎧甲裏麵穿上一件,防護力會大增!”甄帝暗道。
織柔見甄帝拉著天蠶絲出神,好奇的問道:“阿帝,怎麼了?”
“哦!沒有什麼!隻是有點小小的想法!”
後山的一塊空地上,蓋了一間空曠的大屋子,四壁沒有,隻有一個大大的草棚頂,兩百多織族的少女正在裏麵,用手編製的絲綢布匹。
她們一個個膚白貌美,一時間竟讓甄帝看花了眼,看著織柔好笑的眼神,甄帝尷尬的望著她幹笑了兩聲。
這些少女簡直就是編製天才,用一根木棍壓著蠶絲,她們竟然就能把一根根的絲編製成寬約半米的絲綢布匹。
少女們個個手指修長,運指如飛,無數的手指幻影在絲裏飛……一匹綢緞有幾千上萬根天蠶絲,她們竟然沒有漏掉一根,這份眼力簡直不可思議,完全是眼到、手到!
“這份眼力和手力,簡直就是弓箭手的絕佳人選!”甄帝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某種決心。
“阿帝,我們織部落傳下來的製衣術,是一種特殊的修煉之法,先練眼力,後練臂力和指力,隻有練到眼明心亮,指出如風,心到、眼到、手到才能夠到這裏來製衣”,織柔的話語裏有一些自得。
甄帝覺得織部落的製衣修煉法,很了不起,把這些少女練成了人形織布機!
“柔姐,其實你們的製衣方法還很原始,我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們更加快,還不用這麼辛苦!”甄帝認真的說道。
他記得前世,人們告別獸皮時代,是從黃帝遇到他的正妃嫘祖開始的。
相傳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碰到黃帝,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彩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麵上堆著一堆蠶繭。
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麼,少女就說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道理。
黃帝聽後,想起人們還在過著夏披樹葉、冬穿獸皮,一年四季衣不蔽體的生活,感覺到這是一項大的發明,能讓人民穿衣禦寒。
他就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讓她向百官和百姓傳授育桑養蠶的技術,這位少女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
黃帝封嫘祖為正妃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
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麵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後人尊稱為嫫母。
而甄帝恰恰在史書上看到過紡輪和原始織機的樣子,雖然沒有做過,但是這麼多經年累月研究織衣的專家在此,自己稍微點撥一下,估計就能做得出來,其紡織效率肯定是現在的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