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的開始(1 / 1)

公元264年,由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率領軍隊先後攻破魏朝都城許昌和吳國首都建業,曹操後人曹睿被殺,東吳孫權之後孫休先後兩次戰敗,最後降矣。

公元266年春,司馬炎繼承大統加尊為帝,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即位大典之上,魏大將軍夏侯惇之孫夏侯寧參見言道:“陛下今日加尊九五,雖然天下以平其二,但蜀地劉漢仍然健存,若不剿滅,陛下恐食不安、寢不眠。”司馬炎深思許久言道:“夏侯將軍言之有理,今天下大半歸於我朝,但蜀漢之地仍然抗我,若不除掉,何以彰顯我朝之威。不知眾將何人敢領兵出戰啊?”

聽司馬炎此話大殿之上文物百官無一人敢言,蜀國的劉禪雖然有些呆笨但也算治國有方,百姓仍舊一心向漢;再加上蜀國現在仍舊猛將如雲。司馬炎見無人敢接戰便怒喝道:“難道我朝連一個能征善戰的人都沒有嗎!”就在這話剛剛出口,突然在人群中站出一位小將,此人名叫馬橫,是蜀漢舊將馬岱的兒子,天水之戰時投降晉軍,現為奮威將軍。司馬炎看了一眼馬橫,冷笑道:“將軍之父曾是蜀漢的舊將,將軍現在要和蜀國交戰?”馬橫表明自己的決心並願意在文武百官麵前立下軍令狀,如若此戰不勝願承擔軍法。

司馬炎令他三日後整軍出戰,率軍三十萬討伐劉禪。十日後馬橫行軍到達五裏坡,這裏曾是袁紹戰敗官渡時逃跑的小路,馬橫下令停軍休整一日再行。坐在河溪邊馬橫感歎道:“想當年袁紹起七十萬大軍討伐曹操,不出半月就被曹操接連挫敗,最後泣血暴亡,今日我率軍三十萬討伐蜀漢,不知結果如何啊。”偏將軍李蘇在一旁言道:“將軍無須苦惱,蜀國雖然有精兵猛將,但劉禪不善用兵更不懂戰前鬥陣,曾有薑維為帥尚且戰敗,如今薑維早已去世,蜀漢已沒有統兵之人啦。”馬橫聽了不禁哈哈大笑。

此時在漢中城內,劉禪已經接到了馬橫率軍出戰的軍報,正在夜夜苦思如何應敵,正在劉禪無心用飯的時候突然門外有一人言道:“陛下不必煩憂,在下有一計定能大敗馬橫。”說話的不是蜀漢臣子而是東吳大獎太史慈之子太史威,劉禪不知是何人便詢問道:“敢問足下何人?”太史威笑道:“陛下當然不識得我,但有一人陛下肯定知曉。”劉禪急忙問道:“何人啊?”太史威言道“東吳大將軍太史慈”劉禪聽後肅然起敬。

當初赤壁大戰之後,曹操率軍攻打孫權,兩軍百萬人馬相鬥於合肥,孫權戰敗連連逃亡,魏國大將張遼連日追趕,最後於阜城追到孫權,太史慈為保孫權平安逃離隻好拚死一戰最後不敵張遼被斬殺。可是太史慈陣亡之時並沒有子嗣,劉禪不解便詢問,太史威聽後笑道:“我父的確沒有子嗣,我幼年時父母飽受戰亂而死,我被太史慈將軍所救認做義父,合肥大戰時我才九歲。”

劉禪趕快命人擺茶相待,詢問如何擊退馬橫,太史威舉杯飲茶,隨後拿出一張布圖,上麵竟然是蜀漢的地圖,此地圖十分詳細,就連山溝高壘都在上麵,劉禪看了讚不絕口連連讚歎太史威有經天緯地之能。此時太史慈言道:“陛下請看,這蜀漢之地最高的山川則是武峰山,此山地勢險峻、石如利刀,山下則是楣林小路,馬橫行軍必定走此小路,陛下可派士兵五千,身穿藤甲,每人背上弓箭百隻,埋伏於武峰山上,待馬橫大軍到此萬箭齊發,定能折損其大半兵馬。”劉禪聽後讚不絕口,誇讚太史威有諸葛亮之謀,馬橫接著說道:“這還沒有結束,在馬橫受到伏擊之後定逃亡武峰山十裏外的曠地安營,陛下可在哪裏的各個路口埋下硝石木炭,等他安營紮寨之後點燃各個路口,讓其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