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太後,盛世傾情(1 / 1)

此章不是番外,故事中已經講過的史實不再贅述,隻是考據史實之後,盡量簡略的概述。

曆史舞台上,各位配角都是自己的主角,975年之後,各位曆史人物繼續演繹自己戎馬殺伐的壯麗高歌。

蕭綽,982年遼景宗病逝,孤兒寡母的蕭綽奪取宗室親王的兵權,輔助耶律隆緒繼承皇位,983年,蕭綽則被封為“承天皇太後”,並以太後身份臨朝稱製,總攝朝政大事。986年蕭綽與耶律休哥抵禦宋軍曹彬、楊業,蕭綽親披戎裝上陣,一麵率兵在正麵與曹彬對陣,一麵派耶律休哥包抄宋軍後路,阻斷水源糧道。曹彬所部大敗。蕭綽騰出兵力,轉而對付西路宋軍,楊業得不到後方有力的支援,最終包括楊業之子楊延玉在內的所有部屬都全數殉國,楊業本人也被活捉,悲憤之下絕食殉國。蕭綽下令將楊業的頭顱割下,裝入匣中,傳送邊關各地,遼軍士氣大振,遼國順利地收回了所有疆土。1004年,蕭綽領著遼聖耶律隆緒、韓德讓,率二十萬遼國精銳部隊南征大宋,數十萬宋軍同仇敵愾、視死如歸。蕭綽審時度勢,又加上韓德讓的勸吿權衡,決定陣前議和。遼宋達成澶淵之盟,雙方結束了多年不息的爭戰,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相對和平。從此,收複幽雲十六州成了北宋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其鐵腕的政治手段及爭議的殘殺政敵事件,曆史上對蕭綽的評價一直兩極化。

韓德讓,遼朝漢臣,穩重,有謀略,與蕭綽情同夫妻,兩人出則同車,入則共帳。在韓德讓的輔佐下,蕭綽對遼國的製度和風俗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督促她釋放奴隸、獎勵農耕,厲行廉潔、治理冤獄、推行《唐律》,統一度量衡,行科舉,興儒學,遼國內政呈現一片興旺的景象。994年,韓德讓成為遼國權力最大的實權人物,太保兼政事令,拜大丞相,進齊王。蕭綽抵住皇族壓力,賜韓德讓遼國國姓耶律氏。他改名為耶律隆運,出宮籍,成為皇族,封晉王,位親王上。1009年蕭綽染疾去世,韓德讓悲痛欲絕,就在蕭綽去世後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為韓德讓舉行了國葬,並將其安葬在蕭綽的陵墓邊。韓德讓成為葬在大遼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臣下。韓德讓的生命仍在急速消逝中。就在蕭綽去世後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韓德讓一生,從未讓蕭綽失望。

關於愛情,蕭綽少年曾許配韓德讓,還未來得及結婚,就被景宗選為妃子。統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蕭綽一反從前在皇宮中宴請皇親眾臣的慣例,在韓德讓的帳室中大宴群臣,並且對眾人厚加賞齎。這場宴會被後世人認為是蕭太後與韓德讓自己舉辦的婚宴,所以才有了韓德讓娶了蕭太後的傳言出現。

曆史記載韓德無所避諱不斷出入於蕭綽的帳幕之中,出外遊獵和處理政務,兩個同案而食,並排而坐。宋遼澶淵議和時,兩人共議和事。不管下嫁的事是真是假,但蕭綽對韓德讓的寵愛和器重是有目共睹的。涿州(河北涿州)刺史耶律虎古,隻因不憤韓德讓與“承天皇太後”關係親昵,言語中對韓德讓有失恭敬。結果,在大庭廣眾之下,韓德讓竟然將耶律虎古活活擊斃。還有一次,“承天皇太後”蕭綽觀看馬球。韓德讓出場時,契丹貴族胡裏室,不小心將韓德讓撞下馬。“承天皇太後”蕭綽見狀勃然大怒,當即將胡裏室斬首。

統和二十二年(公元998年)十二月,蕭綽取消耶律隆緒與韓德讓的君臣名分:賜給漢人韓德讓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並封“晉王”,隸屬“季父房”。從此,小皇帝聖宗耶律隆緒便不再稱呼韓德讓臣子,而是改口叫“叔叔”了。

一如遼國曆代皇帝和攝政太後,韓德讓也擁有私人“斡魯朵”(宮帳)、屬城,萬人衛隊,享受遼國“太上皇”的優厚待遇。由於韓德讓沒兒子,“承天皇太後”蕭綽便規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裔。

韓德讓的真心輔助,無畏無私,幫助蕭綽把握遼朝大權幾十年。蕭綽對韓德讓的深沉之愛,亦堅守不移。

蕭綽在遼景宗、遼聖宗年間四十年有餘的攝政生中,愛情迸發出一個民族融合的盛世,這是蕭綽和韓德讓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