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五更二點,隨著太極宮承天門上敲響第一聲晨鼓,長安城各座城門相對的街市上,街鼓齊聲響應,六街塵起鼓鼕鼕,朝陽的第一縷霞光啟開了威武的長安,是的,威武的長安!
這是皇帝早朝的時節,自李漼上台之後,唐宣宗留下的大中之盛世早已不再,懿宗皇帝李漼懶於政事、勤於宴遊,不再堅持清晨坐朝,可如今這晨鼓便響了起來。
“宣百官覲見!”
“宣百官覲見!”
……
朝堂之上李漼正襟危坐,底下大臣之間也是相互傳遞眼色。
“陛下有旨!”
那小五子抬頭說道,作為天子親隨,他哪裏不清楚天子的脾性,自是明白,岐王李健自幼可謂是深得天心,將來有很大機會角逐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等著所有人都驚愕了一下,自從李漼登基以來,他從來沒有這樣乾綱獨斷過,好在所有人都是久經官場,短時間的失神之後,眾人隨即整齊的跪下在地上。
“鳳翔軍杜榮囂張跋扈、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又糾集兵士意圖謀害岐王李健,實屬罪大惡極之輩,著岐王李健徹底督察此案!”
小五子念完了第一封聖旨之後,雙眼掃了一下跪在地上的大臣們,繼續說道:“節度使杜悰縱侄行凶,管教不嚴,本發配嶺南,但念在其年事已高,罷免其所有職務!”
“另岐王李健賑災有功、又上奏陳言鳳翔軍之利害,著岐王李健為鳳翔督軍使,都督鳳翔諸軍政要事!”
底下所有驚駭不已,要說杜榮與杜悰的下場,他們早就已經料到了,隻是這鳳翔督軍使說白了也就是鳳翔節度使,卻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他們本以為李漼會廷推來選擇鳳翔節度使人選,卻沒有想到李漼會乾綱獨斷的任命李健為什麼督軍使。
這督軍使顧名思義就是都督鳳翔,這和唐朝初期的行軍總管與都督是一個性質的。
唐初時承隋製﹐其領軍出征者為行軍總管或大總管。至武德七年,複以總管府為都督府,大總管府為都督府,而行軍總管及大總管不變。大都督常以宗王遙領而以長史代理其職。其餘都督則分上﹑中﹑下三等。
貞觀元年內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雲二年,睿宗曾擬分全國(除京畿﹑都畿外)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糾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惡﹐但並未實行。唐代都督權輕﹐雖加使持節之號﹐並不真正賜節。景雲二年以賀廷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實授旌節。從此節度使代替都督﹐成為地方最高的軍事長官。
可是岐王李健根本沒有在長安城,也就意味著李健的鳳翔督軍使是實權,鳳翔軍總共五萬餘人,屬於關內道,治所為鳳翔府,領岐、隴、金、商、秦五州,今甘肅秦安縣以東、陝西鳳翔、隴縣以至商縣、安康等縣地。
文武散班,杜讓能退出朝門,等杜審權聞知李健成為鳳翔軍督軍使後自然是不勝之喜。因為李漼根本沒有給楊玄翼等宦官說話的機會,所以幾人當然是氣呼呼地離去,這一次他們被李漼打了個措手不及,白白的將五萬餘鳳翔軍拱手讓給岐王李健。
傍晚大明宮的一間宮殿內,白臉的男子臉色一怒,大聲吼道:“可恨,可恨啊!”
剛剛坐下的兩個中年人,這時候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個中年男子語氣委婉地說道:“叔父,此事已經木已成舟,再思慮也是徒增煩惱!”
看著義子親自指責自己,那男子臉色頹然坐回了原處,便搖頭不止盯著腳下的地磚,不再說話。
此時旁邊的中年男子連忙站了出來打圓場,說道:“父親,堂弟本意是好意,隻是話語上有失分寸,還望父親多加寬恕。”
此時的男子看兒子求情也不加以追究,他也明白自己侄兒的脾氣就是這樣,對事不對人,當然也是因為今天李健成為鳳翔軍督軍使的事情。
這幾人正是楊玄翼和楊複恭、楊複光三人,說話耿直的自然是楊複光了。他是唐朝宦官,福建人,本姓喬,是內常侍楊玄價的養子,權宦魏國公楊複恭的堂兄弟,其家世代權宦,屢監諸鎮軍。在原有的曆史上他曾積極鎮壓王仙芝、黃巢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