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丹心齊演武(1 / 2)

歲月悠悠,各種紅塵往事緩如輕風,在李健的主持和群臣的輔佐下,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無數晝夜的輪回,周而複始,豐州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富強起來。歲月輾轉成歌,時光流逝如花,終於到了這一天,秋獮!

《左傳·隱公五年》曰:“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司馬法·仁本》也曰:“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狩獵,顧名思義就是諸侯用圍獵之名行軍事演習之事,目的是為了檢閱部隊,不敢忘戰。而李健則是為了檢閱新天德軍的戰力,同時也向豐州百姓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天德軍足以保護他們。

秋風蕭瑟,木葉紛飛,天高雲淡,草黃獸肥。

臨河北畔,曾經雄霸西北邊垂的天德軍將士鋪天蓋地而來,他們兵甲鮮亮,氣勢高昂,步伐整齊劃一的從北大營中駛出,朝著臨河北岸前進。

李健帶領著豐州眾多文武官員輕車熟路的來到了今天的演武場,對著當值的侍衛吩咐了一聲,那侍衛領命而去。

片刻之後,低沉的號角之聲響遍整個河畔。李健隻感覺周圍先是突然一靜,然後就猛地躁動起來。

“咵咵咵咵......”整齊的踏步聲由遠及近,更有騎士從遠處奔馳而來,一時之間,黃土鋪地的演武場上塵土飛揚。

早有親兵替李健披掛好了盔甲,隻見他頭戴紫金兜鍪,身著明光鎧,內襯鎖子甲,領處係以玄色大氅,隨風飄擺,轉瞬之間就變成了英武不凡的少年將軍。

李健手扶懸在腰間的精鐵長劍,立在場中,閉目不語,仔細地享受著千軍萬馬奔騰不息的氣息,享受著醒掌天下權的榮耀,這一刻,他是這片天地的帝王!

不久,號聲停止,沙場上靜的落針可聞。他緩緩睜開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經過三個月的鐵血訓練,本就彪悍強壯的天德軍新兵變得更加的凶狠和成熟,令行禁止,行伍內鴉雀無聲,隻有大風吹動軍旗的聲音,這是一支強軍,一支能夠百戰百勝的強軍!

這時,方陣中三名彪形大漢越眾而出,跨步行至李健麵前,單膝跪地,抱拳垂首,齊聲說道:“虎衛團、建武團、疾風團都指揮使李存孝、李鑫、史敬思參拜殿下!”

對於天德軍

的軍力分配,李健施行的是自己的破虜銳士方案,二十人為一排,排有排練;一百人為一都,都有都頭;五百人為一營,營分前後左右中五營,營有指揮使;五營為一團,團有都指揮使;十團為一廂,廂分左右,有廂都指揮使;兩廂為一軍,軍有將軍,鑒於天德軍總數也就八千兵馬,所以他沒有任命廂都指揮使,而天德軍將軍則是由李健親自擔任。

李健微微頜首,立即抬手說道:“諸位指揮使免禮!”

望著排列嚴整的軍陣,李健頓時心潮澎湃,這就是大唐的甲士,這就是他將來爭戰天下的本錢,不過,現在他們雖然凶狠無比,但卻也隻是凶狠,沒有半分嗜血好殺的爭勇鬥狠之勢,他們還需要經曆一場戰爭,泥沙俱下,大浪淘沙,剩下的才算是真正的強兵,才全是真正的百戰強軍!

李健目光轉向左邊,那裏是騎兵隊伍,疾風團,是以史敬思為都指揮使的騎兵,此刻這三千騎兵皆是黑馬黑甲,當他們對上李健打量的目光,眼神中露出的是忠誠與狂熱。因為他們是李健的驕傲,這些天的訓練,尊貴的岐王殿下和他們一同練習馬術,一同訓練到昏厥,一向崇尚強者的他們,如今對於李健可謂是死心塌地,不離不棄!

一同觀看演兵的不僅僅是岐王李健和豐州的眾多文武官員,還有許多受邀的百姓,這是李健特意安排的,他要讓豐州的百姓安心,放心,他想讓百姓知道大唐有能力保護他們,讓百姓知道即使生活在邊關卻依然能夠安居樂業,對於大唐的百姓而言,沒有邊關而言,兵鋒所及之處,盡是大唐國土!

此刻的人群中盡是一片歡呼聲,他們仿佛又生活在了開元盛世,生活在了那個身為大唐的百姓是多麼榮耀和光榮的年代,生活在所有異族都慕名前來,學習大唐先進的知識與文明的年代,生活在大唐軍隊百戰百勝無望不破的年代。

人群中幾個相互攙扶的老人,看到那整齊威武龐大的軍陣,不禁潸然淚下,多少年了,自從安祿山叛亂以來,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頓時衰敗不堪,無論後來的皇帝陛下如何努力,卻依然不能夠挽回帝國衰落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