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隱諱菩薩(2 / 3)

裴東朗雙目一瞪,氣道:“技不如人又如何去爭?”

宮天笑不忿道:“天下何人可以定奪乾坤?又有哪門仙道可以鬥破蒼穹?逸龍前輩又怎知後世中就無人可以為凡人討回公道呢?”說完,宮天笑二目如炬,與裴東朗對視了起來。

眾人無言,心中各有顧慮,目光齊刷刷的盯著眼前這互不相讓的一老一少。

“好!痛快……”一聲遲來的“好字”打破了尷尬的氣氛,裴東朗麵露喜色,連聲道出了三聲痛快,扭臉一看淩滄瀾,再道:“既如此,你就絮叨絮叨那陳年之辱吧。”

淩滄瀾會心一笑,打諢道:“人家問的是你,你卻安差予我,此乃居心叵測啊。”

裴東朗回道:“你的嘴皮子利索,也好給這幾個不諳前世江湖的晚輩們講個清楚,道個明白啊。”

淩滄瀾呷了一口茶水,輕作一聲苦歎,空洞的雙眸中顯出了無邊的憂思,望著蓮池中徐徐升起的水汽,追憶道:“時年光景,年少氣盛的我們哪個又不是意氣風發,心高氣傲。後再誅滅了幾個惡貫滿盈的仙道,在江湖中闖蕩出了小小的名號,更是驕眉添彩,不可一世,自認可以在江湖中撐起正義二字,也從不將那些求仙問道者放在眼裏!直到那年初春,南陽城裏來了三人,曾經的一切自此也就倒置了……”

南陽城隸屬齊魯北域,離得五嶽之首僅有百裏路途,城南有一座廟宇,喚作“靈光寺”。寺中主持乃當世得道高僧玄濟和尚,此人武功高強,且有半仙之體,因其通曉因果輪回之術,故憑此斷了頗多的江湖公案,人送美號“公道僧。”時逢三月初七,當是靈光寺祭天祈福之日。每年此時,公道僧便會請出一尊半尺高低的白玉菩薩,在世人前供奉三日,祈求福祉降落人間。

菩薩供奉在寶殿的中央,白日間,百姓凡有疾苦自可親身予菩薩訴道,情到深處,菩薩的神目中竟有淚光流轉,當是妙不可言。而到了夜間,常人卻是不能在此逗留,白玉菩薩亦會隨日月輪換,黑白調轉,周身幻化成墨色。傳說,夜間斷得乃是陰間鬼事,此刻大殿中陰氣繚繞且伴有異音響動,說到細處卻隻有公道僧一人知曉!

三月初十,當是供奉仙尊的最後一日,時至午後,靈光寺內的香客係數圓了心願,三五成群地結伴而離。靈光寺中方顯清靜,門外卻突然闖入了三人。居中者是一位女客,三十歲上下的年紀,身材適中,五官精致,眉宇中透著一股冷峻。一身墜子叮當亂響,五顏六色的線頭上綁著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瓶瓶罐罐,覆滿了一身豔紅色的衣裙。

那兩位男子一位俗家,一位道家。端看俗家男子的穿著打扮乃是來自塞外。一方黑巾盤裹著發絲,一席土灰色的長衣短褲十分寬肥。此人五短身材,生得顴高腮闊,手上帶著一副銀色的護具,肩膀上斜背著一個金色的鋼圈,烏溜溜的黑眼珠深深下陷,環視中的目光頗有幾分敵意。

道家有七十幾歲的年紀,身披黃袍,頭戴金冠,三縷須髯雪白,一身筋骨幹練,倒背著七星寶劍,手持著麈尾拂塵,走起路來一步三搖,渾身上下抖擻著不可一世的氣焰。

老道招搖到小沙彌的近前,一甩拂塵道:“無量天尊,靈光寺聞名遐邇,玄濟和尚又負有公道之號,貧道一步落入空塵,眼中的虛芒卻是一片哀怨之氣。難不成、這佛門聖境中,竟藏有鬼魅邪物呼?”

小沙彌一驚一愣,遲遲張不開嘴,恍惚間,那俗家漢子發出一聲冷笑,隨即幫起了腔調:“嗬嗬,莫說仙長目中有染,就連我這個異族香客也是渾身不得體麵,這香煙渾繚遮蓋了大半個天日,哪裏有一絲佛門中的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