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絹上有字,也有臨江閣的印章。我跟巧姐都看到了。”書薇氣鼓鼓的答道。
宮裏剛十二歲的三公主趙暮好不容易偷偷溜出宮,帶著兩個老太監興高采烈的逛西市,結果跑的太快了,一頭撞翻了同樣是偷偷翻院牆跑出府的宋書薇。兩個脾氣差不多的小姑娘誰也不讓誰,就在巧姐店鋪前麵打起來了,兩個老太監得了公主警告不敢上前幫忙,周圍又都是看熱鬧的主,隻有巧姐從鋪子後麵轉出來分開了這兩個小姑娘,把書薇手裏攥著的手絹還給年紀大一些的女孩,無意間看到了手卷上的字,嚇得差點當街跪下,趕緊低頭告訴書薇,沒想到書薇這丫頭根本不怕,大聲喊道:“什麼公主?哪個公主這麼大了敢獨自出宮?要是真出了宮,宮裏得死多少人?”一句話嚇得身後那兩個老太監一個勁的擺手:“不是不是,沒有沒有......”
從此這件奇事就傳開了,成為了茶水鋪子裏的閑話,成為了宋經亙司裏的同僚們關心問候的話題,也成為了宋書薇的黑曆史。西市裏的三公主是再也見不到了,本來也該見不到到處跑的書薇的,但誰知道這丫頭把書館的兩個皮小子給拉攏了過來,巧姐現在關心的不是三個孩子之間到底是誰連累誰的問題,而是擔心這三個小魔王會不會把西市給點了的問題。
不過看起來姑娘家的到底是會長大的,至少今天看來丫頭知道害臊了,也知道一個京官府上的大小姐在街上打架是多丟人的事情。
況且這倆臭小子貌似還很欣賞這姑娘,言語間頗有“英雄所見略同”的味道。巧姐搖搖頭,朝兄弟倆問道:“你們花板還差多少?先警告你們,要是再拿出三十小錢出來敗家,看老娘不抽死你們!”
“兩張!隻買兩張!”長安急不可耐的催促寶榮趕緊把前天得的零花錢拿出來。
啪!八枚小錢拍在了桌上。兄弟倆接過巧姐遞過來的花板套盒,凝神屏氣的緊盯著一摞厚厚的包裝好的花板,仔細認真地搓了搓手,挑了兩張最有可能抽中的花板,小心的揣在懷裏。
“再要抽不中,我就回去跪祠堂!”寶榮咬咬牙說道。
“中不中跟你家祖宗著什麼急,要跪也該給你爹跪去。”巧姐拿抹布擦了擦套盒上麵的灰,笑著說道。
“爹才不管街麵上的事情,有事兒就揍我們兄弟倆,管用。”
離開了巧姐的店麵,三人來到神旺柱邊上,書薇好奇的看著哥倆神聖的表情,也想拆開一個玩玩。
長安想了一想,把一塊花板給了書薇讓她拆,說是自打醒過來後手氣一直差得很,書薇手氣應該好,沒見到她脖子上的靈悟都變明亮了一些麼。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兩張花板都不是緊缺的那一張,看來又白送了巧姐八枚錢。
一聲哀歎,寶榮說道:“長安,要不明天你去要錢吧。”
“咱倆誰去不都一樣麼?前天剛要了錢,再去接著要,肯定要不到啊。”
“書薇,你身上帶著錢麼?”
“帶著呢,不過我才不會借給你們去買花板,你們又要不到錢,手氣又臭,四小錢一張的花板鬼知道你們實際要用多少錢換回來,跟我來把,我知道哪裏可以快點籌錢。”書薇說完,扭頭就走。長安寶榮迷迷糊糊的跟在後麵。
******
名詞解釋:花板
京城西市上寡婦巧秀祖傳的獨門玩意兒(玩意兒就是玩具的意思)。用一種樹木的葉子曬幹之後多片重疊拍打,和一些不知道的工藝使得多層的葉子粘接在一起形成有韌性的堅硬的葉板,然後再加工成手掌大小的板片,最後在這些板片上畫上精美的圖案,組成各種套裝的係列,供孩子們收藏交換或者在地上拍打玩耍。賣出去的時候花板是被包裹在箬葉之中的,孩子們隻能買回去後拆開箬葉才知道買到的是哪張花板。
最新的一套花板是巧姐根據市井裏新流行的故事《慶陽王傳》裏的人物故事設計的,分人物花板和故事花板兩種。人物花板總共有四十三張,故事花板總共有一十七張,一套新的《慶陽王傳》花板共六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