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密見李斯(上)(1 / 1)

扶蘇一行進入鹹陽,但扶蘇的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反而覺得身上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了,他看見京城門口的小吏都是如此,那其他的方的就不必說了。默默地走著,一心人來到一家名為客滿樓的客棧,一行人將馬交給了店小二,一行人進入客棧。

客棧裏的人在談論大秦的變化史:秦人最初被分封在今甘肅清水縣一帶,後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成立了國家。秦國建國後的遷都曆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雍城是大秦建國以來第一個國都。經過曆代君主經營,雍城成為秦國最為繁華的城市,沒有之一。第二個階段涇陽。秦國為向東便擴張利於統治,秦靈公於前419年下令遷都涇陽,從此涇陽成為了秦國的第二個都城,也成為了雍城之後第二個繁華。並且規模龐大的城市之一;

第三個階段,就是遷都櫟陽。戰國初期,秦獻公立誌收複被魏過侵占的河西地區,秦獻公於公元前383年將下令將都城東遷至櫟陽,這一次東遷,使得秦國那些老舊貴族的利益得到了損害,遭到了反對,但是在秦獻公的而大力推動下,這些老舊貴族的抗爭以失敗告終。

第四個階段,就是遷都鹹陽。秦孝公是一個敢於突破的君主,他大膽任用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國力大增,為了配合秦國的戰略重心轉移,於是在前350年秦孝公放棄苦心經營多年的櫟陽將都城遷到鹹陽,從此以後秦國便結束了遷都之行,直到秦統一六國後,鹹陽仍為國都,成為全國的經濟政治中心。

每次遷都的意圖也不一樣:秦立國初期,受到西北犬戎威脅,防禦較為嚴密。雍城四周有多條河流環繞,成為了主要城防設施。

秦以涇陽和櫟陽為都城時間都不長,這兩城屬於帶有軍事性質的臨時性都城。涇陽目前未發現秦代都城遺跡。而商鞅第一次變法就發生在櫟陽。櫟陽原是秦國最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在秦國遷都以後,他並沒有大興土木,隻是在原有城邑外圍了一圈夯土城牆,城市建設非常樸素。櫟陽城牆是平地起夯,不挖基槽,某種意義上,也表明了秦國的實用主義建都思想。

秦之雍城,四周有雍水?河、紙坊河、塔寺河以及鳳凰泉河環繞。由於西北高,東南低,當時水流湍急,河穀縱深,幾條河流成為了主要城防設施,城內布局則是順河而建,這種情形與秦早期在禮縣大堡子山、圓頂子山秦西垂城的防禦體係如出一轍。雍城的河流防禦體係之完善,使得秦國早期一直沒有修築城牆,直到建都雍城近200年之後,才正式修築。如今的雍城遺址麵積約11平方公裏,發掘有西城牆等遺跡。

秦國遷都涇陽和櫟陽之後,宗廟依然在雍城,一些重要的禮儀活動也在這裏舉行,秦王嬴政成年時,加冕儀式就是在雍城舉行的,這裏長時期是秦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