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海地是“活路外交”的一次具體亮相;“活路外交”奠定在大陸的善意基礎之上,“玩小動作”的空間不多。
馬英九執政後,台灣當局提出“活路外交”政策,其中一項重要內涵,就是寄希望以非傳統外交方式(不以建交為目的),為台灣對外關係和國際空間找活路。對外援助是非傳統外交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海地發生地震後,台灣也實施了援助。這個過程中表現出的若幹特點,較為充分地揭示出台當局對外援助政策的目的性,同時也讓人們一窺馬英九是如何對“援助外交”進行操作的。
四大特點
(一)馬英九強力主導,救援快速有序,並對受災國充分展現誠意與尊重。馬英九在接獲海地地震消息後的第一時間,就向海地政府和人民表達關切與慰問,並快速啟動當局對外救援機製,指令12小時內台要派出第一支搜救隊。當天(13日)晚上,台第一支搜救隊出發,15日晚第二支“緊急醫療搜救隊”啟程。同時,“外交”部門指令、協調相關單位提供資金、物資救援,並積極與相關民間組織聯係,統籌民間醫療、救援物資及人力資源。關於對駐美、多米尼加、海地等國相關駐外“館處”的配合,“外交”部門也做出指示,統籌安排。震後因建築坍塌、人員受傷而一度癱瘓的台駐海地“大使館”,也在震後迅速在駐海地技術團聯絡處成立臨時辦公室恢複運作。據島內媒體報道,馬英九在1月底出訪中美洲前就對援助海地有了一整套方案,因此,非常希望能當麵與海地總統商討救災事宜,但體諒到海地政府的救災工作千頭萬緒,最終,改以增加“就近救災”的多米尼加行程。馬還一再強調與海地總統會麵以不給海地添麻煩為前提,雙方是否見麵,在哪裏見麵,由誰代替海地總統見麵等,一切聽憑海地政府的意願與安排,對海地展現誠意、體貼與尊重。
(二)注重成效。此次救助,台當局一改以往金錢援助為主的做法,而以受災國的需求為依據提供所需,因此,無論是台當局提供的救援人力、物資,還是馬英九提出的災後四項重建計劃,包括派遣公共衛生及醫療團隊到海地、協助防疫並設置簡易醫療所,提供組合屋及帳篷、認捐建立“希望村”,在“希望村”旁建立農場或工廠、協助災民就業與職業訓練,通過非政府組織推動認養海地孤兒等也都因地製宜。如“希望村”的數量、規模要先行調查海地需求再據此投入,台當局援助的醫療藥品也是在事先指派了一位“疾病管製局”的醫師到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海地最需藥品後提供的,而對台救援隊首次在國際救援工作中救出兩名生還者,台當局也沒有召開記者會進行大肆渲染,彰顯台當局將救助落在實處並注重成效的用心。
(三)積極配合國際救援,高調召開台、海、多三方會議。此次賑災,台當局非常注重與各救援國和國際救援組織的配合。“外交”部門所屬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不僅加強與海地的糧食濟貧組織(Food for Poor)聯係,也積極規劃與美國美慈組織(Mercy Corp)合作,提供海地受災民眾“以工代賑”的援助計劃。而台赴海地的搜救隊更是首次接受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中心的任務指派,並與美、德、匈、英等國的救援隊、醫療隊共同合作執行任務。在多米尼加,馬英九還在國際媒體前舉行了與海地總理、多米尼加總統的三方會談,“侃侃而談”他對海地災後複建的計劃。台當局也獲邀參加將於4月在多米尼加舉行的援助海地的國際會議。
(四)抓住時機對台空軍進行長途訓練。由於缺少空間,長途飛行訓練一直是台空軍飛行訓練中的一個空白。2004年南亞海嘯時,台軍方三架C-130空軍運輸機塗蓋機身上的“中華民國國徽”標誌後,途經新加坡轉赴印尼災區執行救災撤僑任務,完成了一次長途訓練。此次賑災,台當局比照南亞海嘯模式,也派一架塗蓋“中華民國國徽”的空軍C-130H運輸機於1月16日秘密啟航,並途經美國軍事基地加油,向海地運送約六噸的醫療救助物資。台軍方高層不諱言這次飛行,航程新、航程遠都是“前所未有”,“對空軍是個很好的訓練機會”。馬英九也明言,這是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就有的構想,執政後立即與軍方商討其可行性,此次派軍機就是個“重要的實驗”,“過程中累積的經驗與資訊非常寶貴”。
四重目的
目的一,落實理念,辦“正派外交”。馬英九執政後,全盤檢討陳水扁時期“衝撞外交”、“烽火外交”的對外政策,在兩岸關係緩和的基礎上行“外交休兵”,在對外政策的實務麵,擺脫“邦交國”金元訛詐的被動,走“外交正常化”之路;在對外政策的理念上則回歸彼此的誠信與尊重,辦“正派外交”。其對外援助的原則據此提出,即援外工作應達成“正當、合法、有效”三原則。從對海地的救援行動,以及後續重建計劃的內容來看,台當局的救助都是將台灣的經驗、意願和能力與海地國情及受災情況相結合而籌劃。其中體現出來的因地製宜、量身定製、注重成效,可謂是其援外政策轉型的一次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