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決斷從來都是最準確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不管是什麼朝代,武力值最高,人心最齊的時期一定是在開國的時候,而李二的話就是趁著他現在還有精力,還能幹的動,趕緊先把遼東給收拾了,也省的後世子孫在麻煩。
李二的話語當中都透露出了這樣的信息了,他手下的大將軍們又怎麼可能還不表現出一副肝腦塗地的樣子,李二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就跪倒了一地的大臣,全都扯著嗓子大吼:“願為陛下校死力。”
這幫大臣們也全都是人精,遼東雖說是苦寒之地,可賈一在李靖的幫助之下,在李綱的以身作則之下,已經把棉衣研製了出來,遼東的苦寒對他們來說雖然還是有點難以忍受,可絕對不是不能忍受的,再加上那些先進的武器,去往遼東與其說是打仗,還不如說是去見證遼東納入大唐版圖的盛世。
既然是撿便宜的事情,哪有不積極表現的道理,很快地上就沒有站著的了,就連必須留下保持大唐正常運轉的官員,也全都跪倒在了地上。
李二對自己的大臣們的表現非常的滿意,隻是必要的留守人員還是要留下的,所以,他隻是點了一部分人的命,被點到的全都表現出激動萬分的神情,沒有被點到的則是表現出一副如喪考皮的樣子。
反正現在國庫充盈,人馬齊備,準備的時間自然減少了很多,在李二說要出發的時候,二十萬大軍就呈現在了他的麵前,好久沒有上戰場的李二,再次感受到親自帶領大軍前往遼東的感覺之後,別說還真有點激動,手哆嗦的厲害,為了不讓手下的大臣們看到他現在的樣子,沒說的,大手一揮,大吼一聲:“出發”,所有的將軍全都立即上馬,所有的士兵全都邁開整齊的步伐朝著北方緩緩進發。
待在上海的賈一也接到了來自於李二的旨意,那就是運送糧食和軍備,這讓賈一多少有點鬱悶,二十萬人的吃喝拉撒你指望十艘船能夠運送多少,來回多少趟才能夠運送夠他需要的糧草和物資。
可既然是皇帝的命令,賈一就沒有違反的理由,沒說的,十艘巨艦全都裝上糧食和軍備,朝著登州的方向快速進發。
一個月的時間,大軍在就離開了他們生存很長時間的長安,來到了大唐的北方,感受著快速降低的溫度,雖然現在是大熱天的,這麼著還有點涼爽的感覺,可一想到這裏還不是遼東的戰場,等到了遼東之後,溫度會低到什麼程度,這讓他們都充滿了濃濃的擔心。
燕山是大軍進入遼東最後的阻隔,馬上就要走上戰場,為了能夠讓大軍有飽滿的熱情進行作戰,李二命令大軍在這裏進行休整,看著眼前的山脈,再看看背後的平原,李二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給大軍所停駐的地方起了一個山的名字。
作為馬屁精,許敬宗永遠都是稱職的,聽到李二的話之後,第一時間來到了李二的馬下,笑嘻嘻的說道:“陛下,既然此地被您命名為山,不如在這個名字前麵冠上我大唐的國號,豈不是更加貼切。”
李二一聽,還真是這麼回事,然後又把這個地方的名字改成了唐山,這也正是後世唐山地名的由來。
在這裏,賈一押送的物資很快也運送到了這裏,大軍開始了最後的休整,有了賈一提供的各種各樣的美食軍糧,大軍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看向前方被高山阻隔著的遼東,他們甚至覺得他們腳下的戰靴能夠輕易的將其踏翻。
修正過後就是慘烈的戰鬥,隻是原本應該是兩軍對陣的戰鬥方式,卻是發生了些微的變化,李績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遼東的戰場之上,率先占領了一片立足之地,並且捎帶腳的把遼東的幾座城池給攻了下來,這讓李二非常滿意,隻是他這次前來所謂的可不是一個立足之地,而是整個遼東,因此,屬於李二的戰鬥開始了。
二十萬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攻城略地,大唐的士卒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不知道多少年輕的生命成為了城池下的鬼魂,孤零零的守護著被大唐的士兵們攻占下來的城池。
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遼東盡皆納入了大唐的版圖,而現在的天氣卻是已經臨近冬天,對於關中的子弟來說,嚴寒無疑是最讓他們畏懼的存在,要不是李二還堅守在崗位之上,不知道多少士卒會選擇從這裏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