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仝副書記的麵,唐一天實話實說介紹起來,他說,飼料廠在省市的關心和支持下,目前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不過居安思危,隨著國家政策的出台,越來越多的鄉鎮企業改製成為股份企業和民營企業,將極大的發揮他們的生產能力和創造能力,必然成為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我們必須抓住機會不斷地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成為行業的領先者,才能不被淘汰,可是目前工廠的設備和規劃已經嚴重落後,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在品質上要效益這樣才能上台階,成為全市甚至全省最大的企業,以後和國外的企業一樣在國外國內上市。
仝副書記問他,你為什麼有這麼有信心?
唐一天分析說,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而且人們的飲食習慣導致養殖業必然越來越興旺,飼料廠的效益也會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越來越好,幾年後老百姓家家戶戶也就不會養豬,但是養豬的大戶卻會越來越多,所以那些養牛、養雞、養豬的大戶增多,那麼飼料必須改變目前隻是品種隻有豬飼料的單一情況,才能適應市場……
仝副書記和唐一天越談越高興,仝副書記甚至對眼前的年輕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後來仝副書記問唐一天,你對企業發展既然那麼有信心,目前你們遇到過什麼困難嗎?
提到困難唐一天臉上露出無奈,他對仝副書記說出兩個字:政策,政策是我們發展最大的阻力。
省委仝副書記很是不能理解,問他,此話怎麼說?
唐一天無奈的解釋說,就說我的企業,現在飼料廠要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必須有大量的資金,現在我們不需要政府投資也能找到很多的合作夥伴,但是當時的改製不徹底還是集體企業。
很多地方就要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限製,就說這次紅海縣裏出資擴大企業的基礎設施,明明是個很好的機會和項目,卻被市發改委以這樣那樣的理由阻礙了,很是不能理解卻無可奈何,這就是現實,不能違背政策。
仝副書記問,他們給的理由是什麼,縣裏投資也是合理合法,為什麼不批複?
唐一天說,政策的隨意性太大,導致很多政府部門的衙門作風比較嚴重,典型的就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省委仝副書記很是不信的說,下麵難道有這種惡習,這樣吧,我陪你去看看,究竟下麵的部門是如何審核項目的?
仝副書記當真和唐一天到了市區,在市政府大院剛下車,竟然遇到了黃曉明。
他正抽著香煙,玩弄的口氣對唐一天說,這不是唐一天同誌嗎?最近在鄉裏似乎很少看到,是不是為了你的飼料廠擴大跑得很累啊,如果累的話那就不要跑了,跑也是白跑。
唐一天不想和這樣的混子多言語,說,飼料廠是整個鄉裏發展的經濟支柱,你在鄉裏幫扶也該為飼料廠的擴大盡一份力量,在這風言風語有什麼意思?
黃曉明看笑話的口氣說,唐一天,按照你這種不懂官場規矩的個性,我想飼料廠擴大的事情這輩子你都不要想了,因為市裏不可能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