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立威(1 / 2)

兩日後,隨行的所有護衛都能夠比較輕鬆的使用滑雪板,薛仁貴和李鐵柱當然也已經學會怎樣使用。最令良苦吃驚的是,看起來有些憨厚的李鐵柱,不但能夠靈活的駕馭滑雪板,而且還可以做到急速行駛中搭弓射箭。不但如此,固定靶幾乎是百發百中,這實在是令李恪深感佩服。

雪早已經停了,如果繼續北行,上千裏的雪地行駛,估計春節前都到不了河間,所以李恪決定返回長安。

返回的隊伍中多了兩個人—薛仁貴和李鐵柱。此刻的薛仁貴已經被李恪任命為自己的親衛隊長,李鐵柱也成為了親衛隊的親兵。

回返的途中,除了李愔以及隨行的仆人,包括李恪在內的所有人都放棄了騎馬行進,改為用滑雪板作為交通工具。滑雪板的速度遠遠快過馬車的速度,所以李恪和薛仁貴便利用這個機會,研究、實驗如何使用和提高這支快速反應部隊的作戰水平,以及適合這支部隊的戰略戰術。很不幸的,馬車隊就成為了他們的假想目標。每天從早上出發開始,這隻快速反應部隊,便不停的圍繞這隻車隊來回轉,並且不停的變換攻擊方式。

經過二十天的反複實驗,終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術。這其中包括突襲、騷擾、消耗、追擊、圍攻等等十幾種作戰方式。

當李愔遠遠地可以看到長安城的時候,忍不住眼淚汪汪的暗自呐喊道:“我終於活著回到了長安城!我寧可買塊兒豆腐一頭撞死,也絕不再和該死的李恪一同出門!”

李恪一回到長安,便聽到兩件大事:一、西北的吐穀渾對大唐發動戰爭,不過已經被擊潰,進一步的消息還沒傳回來。對此,李恪隻是歎了口氣,這時代的信息傳遞實在是太慢了。二、他的未婚妻(李世民已經正式賜婚)走了,他未來的嶽父病重,想見兒女們最後一麵。對此,李恪也隻能歎一口氣,好事多磨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令他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煩惱的事情:他的《三國演義》第二部已經正式刊印。不過褒貶不一,有人稱讚是傳世之作,也有人說他擅改曆史,有誤人子弟之嫌。對此,他也隻能歎一口氣,書的首頁便已經鄭重聲明並非史書,隻是傳奇故事。身為穿越人士,他深知任何一部小說,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既然有人這麼無聊,就隨他們的便好啦。

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日,第二日李恪進宮麵見李世民。

“恪兒,你去拜見你河間王,為何才一個月的時間,就回來了?”

“回父皇,兒臣行至絳州,忽遇暴風雪,導致道路阻塞,隻好返程。不過兒臣此次前往河間之行,雖說半途而廢,但也不無收獲。”

“哦?不知你有和收獲?”

“兒臣在躲避風雪之時,偶然間聽一致果校尉談起,當地有一年輕人,很是有些本領。隻可惜晚生了二十年,否則決不下李績、李靖等人功績。兒臣一時好奇,便派人找來此人,經過一番深談,兒臣這才深信那致果校尉果然不曾有半點虛言。為此,兒臣特意帶他回來推薦給父皇。”

“哦?果然有此本領,難不成又是趙括一流(隻擅長紙上談兵,不能真正帶兵打仗。)?”

“兒臣在避雪之時,一時興起,造了一件玩意兒,原本是用來消遣的。不想卻被他用作帶兵作戰之中,而且深具奇效。兒臣原本想把這個功勞全部記在他的身上,誰知他卻不肯接受,並且一再聲明,如果兒臣不承認是兒臣所發明,他寧可不來做官。其秉性從中便不難看出一二。”

李世民眼中一亮。“既然如此,那你就把他帶上來,讓朕看看他是否真的如你所說。”

“兒臣和他再回來的路上曾經過隨行的那些護衛,兒臣想空口無憑,不如就讓兒臣手下的這些護衛和禁軍做一場對練,到時父皇可以帶上朝中武將一同觀看。這樣一來,既能直觀其功效,又能避免有人說兒臣任人唯親,不知父皇可否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