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奉旨回京(1 / 2)

煉丹之人相互之間交流經驗,原本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誰也不願意把自己辛苦探索多年的經驗,輕易的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此刻李恪主動提出邀請,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天大好事。老道想也不想就連忙答應下來。又怕李恪反悔似的,趕緊拉著他前往自己的煉丹房。臨行前,立刻用眼神示意雲兒在這裏耐心等候他回來。

李恪在後世的時候,有個高中同學是鄉下人。有一年寒假去他家裏玩的時候,陪著他一起去一座小院中翻曬硫磺。當時他還不認得硫磺是何物,還以為是黃土,還問那位同學幹嘛要曬這些黃土。後來這位同學告訴他,這是硫磺不是黃土。又告訴他,這些硫磺是用來做火藥的。他們這個村子,每年快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生產火藥製作鞭炮。村裏人每年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依靠這個賺來的。

後來,他也就跟著這位同學學會了怎樣製作火藥。再後來,這位同學因為儲存火藥的房間發生爆炸,連同附近的十幾間房屋也被一同炸毀,全家人都為此遇難。

這個同學和他的關係非常好,是他高中時代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之一。所以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以至於在以後的歲月裏,他再也沒有碰過任何鞭炮。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尤其是來到營州以後,他就不止一次的產生過製造火藥的念頭。同學的死依然在他的心裏留有陰影,隻不過在經曆幾場戰爭以後,這種影響已經變得很淡很輕。真正令他沒有製造火藥的原因,實際上是他不知道該從哪裏獲取這些材料。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都與後世的叫法並不相同,而且有些東西更是有著極大的差異,讓人很難通過名稱聯想到現在的叫法。

如今,通過這個一心煉丹的老道,可以找到製作火藥的材料,不可謂不是一件意外的驚喜。

硝石和硫磺都是塊狀的結晶體。為了快速的把它們製作成自己所需要的粉末,李恪讓老道把兩種材料分別放進容器中,然後放入煉丹爐用高溫煆燒成粉末。之後又用石臼把兩種材料研磨成細粉備用。又取來木炭,同樣的磨成細粉以後,又把三樣細粉用細籮過濾出較大的顆粒,小心翼翼的讓老道把三樣東西分開存放後,按照一定比例取出三樣物品,放在一起小心的攪拌均勻。

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份黑火藥至此終於誕生。

看到李恪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老道忍不住有些好奇的問他這是為何。李恪也不著急告訴他為什麼,隻是讓他去找些宣紙過來,同時在拿個肚大口小的瓷瓶過來。

把製好的火藥倒在宣紙之上,搓出兩根細細的火藥引線後,和老道一起來到屋外,點燃了火藥引線測試了一下大概的燃燒速度。

再次回到屋內,把已經造好的火藥填入瓷瓶內並且壓實後,找一個木塞把瓶口塞住。木塞之前已經鑽出一個小孔,並且把火藥的引線從孔中穿過。史上第一個炸彈也隨之誕生。

小心的抱著這個將近十斤的土製炸彈,李恪來到院子中央。把炸彈放在地上以後,李恪吩咐手下侍衛搬來一個盛水的大缸倒扣在炸彈的上方。為了防止大缸把火藥的引信給壓滅。又特意在放置引信的地方墊了一塊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