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捋了捋頜下的山羊胡,笑著說道:“殿下,您這樣做可是不夠厚道啊!以老道對您的了解,您但凡隻要說出來的,就不會再收回去。想必您這一次一定是有什麼事要求到孫真人吧?如果是的話,你不妨直說,孫真人乃是前輩高人,自幼便在山中修行,哪懂得你這些個彎彎繞。”
孫思邈聽張老道這麼一說,立即便反應過來,對方是有事相求,而且還不是什麼簡單之事,否則的話也不至於用如此珍貴的丹方來換取。想到這裏,說道:“不知老道有什麼可以幫上殿下的嗎?不過老道乃是修行之人,世俗中的官職老道是不會感興趣的。”
李恪先是鄙夷的看了張老道一眼:靠,沒見過你這麼不回答掩護的!然後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對著孫思邈深施一禮說道:“李恪絕無要挾真人之意。李恪今日前來,原本隻是陪同夫人們來上香的,並不知道真人也在這裏,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官職之事。剛才李恪已經說過,過兩日將啟程前往江南賑災。俗話說:大水過後必有疫情出現。今日得見真人,便想到如果能夠請真人隨同李恪一起前往江南,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不管是對當地的百姓,還是朝廷都是一件天大的喜訊。故此,李恪才出此下策,不當之處還望真人見諒。”說到這裏,見到孫思邈似乎正在考慮,便又說道:“如若真人肯於隨同李恪前往江南,除了剛才所說的丹方之外,李恪這裏還有《漢書》中便有記載,如今已經失傳的《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以及《旁篇》。真人可以任選其一,作為此次江南之行的酬勞,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殿下,您真的有這些久已失傳的醫學經典之作?”
李恪有些難為情的撓了撓頭,說道:“當初那位仙人曾經把大量的書籍用仙法存於李恪腦海之內,然而由於所存的書籍過多,李恪又不喜歡醫術,所以直到剛才和真人聊天,腦海中這才浮現出這些醫書的書名,想來應該不會有錯的才對。”
“不說那些經書,單是為了江南的百姓,我等便不容推辭!”
“如此,李恪在這裏代表江南的百姓也代表朝廷,先行謝過真人了。隻不過……”
“隻過什麼?”看到李恪話裏有話,孫思邈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害怕他又要添加什麼別的條件。
“真人勿要緊張,李恪絕沒有提額外的要求的想法。隻不過這書的內容,都是當初那位仙人留在李恪的腦海中的,雖說李恪不會忘記,但是李恪啟程在即,恐一時之間難以有時間全部整理出來。到時候真人千萬不要以為李恪是在借故拖延時間。”
聽到李恪的說辭以後,孫思邈這才算是放下心來。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他不是去遊山玩水,這賑災可是一個非常繁瑣的事情,能夠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整理醫書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自己再去強求短時間內完成,就有些顯得不近人情。於是說道:“不礙的。殿下不用為此事著急,事情的輕重緩急,老道還是分得清的。不知殿下準備何日啟程前往江南賑災,老道也好早作打算。
“四日後啟程,第一站預計是荊州,屆時李恪在山下恭候真人。”
“好,屆時老道在山下等候殿下。”
正事已經說完,李恪轉頭對張老道說道:“張道長,廣元宮慶賀之事,本王事先不知。這樣吧,回頭你和觀主說一句,就說李恪願捐助紋銀一千兩,就算作是香火錢吧。你回頭讓人去本王的王府去支取便可,本王今日沒有準備,就不去和觀主說了。”
“老道在這裏先行替觀主謝過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