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古地名,位於後世的淳安西麵,也就是現在的新安江水庫區內,舉世聞名的千島湖就包括原來的清溪境內的一些低矮的山峰,而隋唐時期的雉山縣則已經完全淹沒於新安江水庫之中。
李恪一行人離開杭州之後,一路向西。一路之上半是遊山玩水,半是體察民情。越是往西走,這一行人的表情就越是沉重,一路之上到處可以看到一邊行乞,一邊四處流浪的災民。道路兩旁不時的還可以看到餓死的災民,所有的屍體無一不是骨瘦如材,看得所有的人心情極其的難受。“哀鴻遍野”這個詞李恪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在後世,都隻不過是從書中才看到過的一個名詞,從未在現實當中真正的見到過。當一切都真實的呈現在他的眼前之時,他才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含義。他現在的心裏非常之憤怒,非常想殺人,想殺盡那些個隻知道坐在府衙內向朝廷報告,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的無能官僚們。
一開始的時候,從未見到過災民的李治和李明達,在看到災民們眼中流露出的迷茫與絕望的眼神的時候,總是會下令侍衛們拿出隨身攜帶的食品,散發給那些個見到的災民手中。並且還會在時候追問李恪,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災民。要知道,即便是在他們的眼中,那個被他們判了死罪的大貪官升州刺史張興瑞的治下,也沒有見過如此多的災民。可是到了一向以富饒著稱的江南,麵黃肌瘦、骨瘦如柴的災民卻日益增多,這不能不為零他們產生疑問。
最初的時候,李恪還可以用江南地區多山水,可能是由於交通不便才導致官府一時之間救治不及時來解釋。但是隨著一路向西行駛,到達睦州境內的時候,李恪的解釋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越來越站不住腳。這已經不再是救治不及時的問題,完全是由於當地官府不作為,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在看到李恪眼中那難以抑製的、可以殺人的滔天怒火的時候,李治和李明達聰明的閉上了嘴,不再提任何的問題。
此時李恪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遊山玩水,亦或者體察民情的心思,下令隊伍全速的趕往睦州,他要在第一時間內趕到那裏,問問睦州的刺史,他的良心是不是都讓夠給吃掉了,居然眼睜睜的看著治下的百姓陷入到如此的境地,卻沒有采取任何的救治措施。
睦州城東門外五裏,得到消息的睦州刺史正率領手下官員等候遼王殿下的到來。
滿臉怒容的李恪,在見到睦州的大小官員的那一刻,臉上的怒容不由得消失的無影無蹤,繼而呈現出來的是一副心痛的神情。因為睦州的官員,上至睦州刺史杜鬆,下至小吏唯一不是麵黃肌瘦,神情疲憊。如果說神情疲憊還可以通過手段偽裝出來,但是體態卻絕非三五天不吃飯就可以裝得出來的。
跟隨著睦州官員來到睦州城東門外,看到門口兩側賑災粥棚,李恪下馬走到跟前。隻見到粥鍋之內的米粒屈指可數,其中還拌有野菜甚至樹皮。李恪的臉上不由得升起了差異以及不解的神情。一直跟在他身後的李治以及李明達見狀,也好奇的湊到李恪的身旁,向著鍋內望去。雖說兩人不認識野菜以及樹皮為何物,但是還是知道鍋內並沒有幾粒米粒的。這些日子跟在李恪的身邊,耳聞目睹的情況下,已經開始關心起國事、民生的他們倆,再見到睦州刺史居然在用這種東西熬粥賑濟災民的時候,不由得火冒三丈,同時轉過身用稚嫩的聲音向著睦州刺史喊道:“杜鬆,你好大的膽子!居然用這種豬都不肯吃的東西,去給你們治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