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哀兵(2 / 2)

夜間,薛仁貴來到城牆之上巡視的時候,見到一群士卒正圍在一門神威大炮前爭論著什麼,便走上前去詢問。一名士卒告訴他,他們正在討論怎樣才能讓神威大炮的射程可以調近,這樣一來就可以轟擊聚集在護城河附近的攻城士卒。薛仁貴對於神威大炮的使用原理並不是很清楚,於是便問士卒神威大炮是靠著什麼發射的,為何與原來的投石機完全的不一樣。當士卒向他解釋了神威大炮是如何發射的以後,他稍作思索後提示士卒,弓箭要拉滿才能射的更遠,想必神威大炮也是這個原理,如果像拉弓射箭一樣,隻用一般的力氣,是否就能使距離變得更近一些。如果不行的話,不妨再試一試太高大炮的發射角度,對著天射箭,即便是再用力,弓箭也會落在身邊的。士卒們覺得薛仁貴的提示很有道理,便開始用石塊進行試驗,而薛仁貴則繼續沿著城牆巡視。

第二天上午,當士卒們告訴薛仁貴,神威大炮近距離射擊的辦法已經試驗成功,並且準備大殺四方的時候,高句麗的軍隊卻沒有出現。不但如此,在接下來的三天裏也依舊沒有出現。薛仁貴越想越覺得不對,連忙派出斥候前往高句麗大營附近偵察,到了夜間斥候這才返回,得到消息是高句麗的大營仍在,雖說到了做飯時間升起的炊煙的數量並未減少,但是整座軍營之內顯得太過冷清,貌似一座空營。

薛仁貴立即意識到不對,一麵派出快馬向沈陽方麵送信,一麵向利源城方麵派出斥候。到了第二日下午,斥候回來報告,高句麗方麵的十餘萬大軍正在從三麵圍攻利源城,攻勢之猛烈遠超過當日攻擊襄平城。要知道當日進攻襄平城,高句麗可是隻在東門外的一麵城牆發動了進攻。如今攻打利源縣城,卻是三麵齊攻,看來是想拚盡全力拿下利源縣城。薛仁貴正在琢磨是否應該派出援兵支援利源縣城,按說利源縣城內有柴紹以及秦瓊兩名上將坐鎮,而且城中的兵力並不比自己這裏少,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們畢竟不是遼王殿下麾下的將領,如若他們再出什麼意外,自己這個大唐遼東地區的前線總指揮,總是難逃幹係。

就在他為這件事糾結之時,意外的收到了沈陽方麵的命令,命令他兩日後率領一萬士卒攜帶上十門神威大炮,趕往利源縣城外東南六十裏的地方設伏。另外兩日內將會有一千枚地雷送到襄平城內,屆時負責運送地雷的士卒將隨同他一同前往設伏地點負責埋設地雷。另外,襄平城內的其餘士卒,除留下一千名士卒負責守城以外,其餘人馬一律於兩日內到達利源城外東北六十八裏處的劉家寨待命。

看到這一指令,薛仁貴感覺到這是準備對高句麗進攻利源縣城的十幾萬部隊發動殲滅戰,否則不會采取這樣的進攻方式。但是他又有些納悶兒,以目前的兵力來看,大唐方麵已經拿不出足夠的兵力與高句麗進行正麵交戰了。如果不是因為送信之人是李靖的親兵隊長,他甚至要懷疑,這是否是高句麗方麵使出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