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談判 一(1 / 2)

今冬的降雪要比往年都要晚很多,一直到了十一月初八,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才羞羞答答的飄然而至。隻是在地麵上鋪了淺淺的一層,甚至還不到兩指的厚度,天上的太陽便迫不及待的露出了笑臉。

伐木的工作並沒有收到這場雪的影響,而是在降雪之後又連續了砍伐了十天,才最終停止下來。原本李恪還行利用雪天,讓士卒們滑雪回長嶺縣城,但是第一場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第二場雪又遲遲的沒有動靜,隻好讓士卒們再受一回累走著回去了。

知道最多也就是七八天莫知禮就會回到長春,李恪自然不能夠繼續鳩占鵲巢,便利用靺鞨諸部的戰士還沒走的這段時間,在西城外十裏西山下的野鴨湖畔,花了三天時間用原木搭建了十幾間木屋,作為自己在長春的臨時行轅。雖說外觀上看顯得有些粗糙,但是依山傍水中幾間錯落有致的木屋,倒也顯得非常的別致。木屋建成的那一天,李恪在遠處欣賞的時候還在想,這要是到了後世,那絕對是超級富豪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平日裏,李恪基本上不插手長春城的政務,即便是莫知禮主動來找自己彙報長春的政務,隻要不是必須他出麵才能解決的事情,他都會讓莫知禮去看著解決。剩下的時間裏,就是率領著從沈陽帶來的兩千士卒,在附近的山林裏操練。偶爾的古麗娜也會纏著他,讓他講解一番帶兵打仗、行軍布陣方麵的知識。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到了十一月下旬,終於開始下雪,而且這一下就是沒完沒了,之後的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內,隻是有四天沒有下雪,所幸的是這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降雪的降雪量並不大,也就是剛剛沒過膝蓋的樣子,這倒是和往年的情形差不多。

這一日,李恪帶著古麗娜以及二十幾名親衛在附近的山裏打獵。前幾天有個士卒向他彙報,無意中發現了野豬的蹤跡,於是正閑極無聊的他,便帶著人前往圍捕。說白了就是去消磨時光,這裏的氣溫比沈陽還要低上一些,等到大雪封山以後,根本就沒有什麼娛樂項目可供消遣,長春城內更是百廢待興,更加不可能會有什麼娛樂項目,於是打獵也就成為了他唯一的消遣。

在東北有句俗話叫做:一豬二熊三老虎。也就是說,這裏的野豬要比熊和老虎還難對付。東北的野豬個頭比別的地方的野豬要打上許多不說,還身披戰甲,一般的武器很難傷害到它。這裏所說的戰甲,並非是真正的戰甲,而是鬆油和沙粒組成。眾所周知,豬有個習慣就是到處蹭癢。東北的樹林中多為鬆樹,到了夏季鬆樹上會流出鬆油,野豬在蹭癢的時候,便會把鬆油粘在身上,而野豬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在泥地裏打滾,打滾的目的是為了消滅身上的寄生蟲。如果身上沾上了鬆油,再到泥地裏打滾,等到身上的水分揮發掉以後,鬆油以及站上的碎石顆粒、沙粒等就會在身上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長此以往自然而然的便會在身上形成一層堅硬的保護殼,甚至比一般的盔甲還要堅固許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北的獵戶一般的情況下,寧願去麵對熊和老虎,不願意去打野豬。

李恪他們之所以會去打野豬,說白了就是閑的難受,越是不好打的獵物,就意味著要花費越多的時間,而他們最不缺少的恰恰就是時間。這一次隨同李恪一同前往的這二十幾名士卒,都是孔武有力之輩。除了打獵必備的弓箭之外,還特意把鋼叉換成了鐵棍,他們要嚐試一下,刀劍都不能砍傷的野豬的堅硬外殼,是否能夠經受得住二十多根重達四十斤的鐵棍的群毆。即便是打不死你,把你打成腦震蕩總還是可以的吧。到時候不管是戳眼睛,紮耳朵還是捅**那還不是自己的一句話,我就不信你連這些地方也刀槍不入!李恪惡狠狠地想到。

還沒有到達野豬出沒的地方,後麵便趕來一隊親衛,向他彙報:王妃們到了。李恪聽後一愣:這大冷的天,她們怎麼來了?剛要掉頭回去,再一想野豬肉難得吃上一回,正好讓她們也嚐嚐鮮。於是吩咐其中的兩名親衛回去告訴她們一聲,最多兩三天他便可以回去,其餘的人則留下跟著自己一起圍獵野豬。原本還想好好的和這頭野豬玩玩的,但是情況有變,隻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獵殺。至於那個群毆,並將其打成腦震蕩的計劃隻能留待他日再做試驗了。

出乎他的預料,他們所圍獵的這頭野豬竟然是一頭成年的野豬,而且正值壯年,花費了他們整整四天的時間,才終於將其圍困住,並且付出了五人輕傷,兩人重傷的代價,才將其亂棍擊斃。七名傷者外加一頭體重將近四百斤的野豬,如果不是後來又有十幾名親衛的加入,隻怕是想順利的回到行轅都不容易。事後李恪曾經非常感慨的說過,幸虧野豬並非肉食動物,否則的話整個東北都是他們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