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九月,李恪來到大唐的第六個年頭,終於有了他的第一個兒子,原本還想給自己的兒子起一個,結果吭哧吭哧的想了一整天,最後還是決定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取名為李仁。李仁的母親是楊怞雲,加上他又是自己的長子,李恪自然是對他格外的疼愛。
隨同李仁前後腳出生的還有四個姐妹,由於史書中沒有記載,所以李恪按照出生的先後順序,分別給她們取名紫煙、寒雲、丹雪以及凝露。五個小家夥出生的日期相隔不到十日,雖說一個個的長得粉嫩動人,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那可就是驚天動地的五人小合唱。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心有靈犀,隻要有一個人張口,也不管事白天還是晚上,另外四個立即便會予以配合。
這一日,被家中的五個小家夥,吵得一夜都沒有正經合眼的李恪,正在都督府內的休息廳內補覺,一名黑人親衛輕輕地將他搖醒。如今他手下的黑人軍團,所轄的人數已經激增至六千五百人。除此之外還有八百名新到的黑人奴隸,正在進行新兵訓練。
前些日子據親自押運這批奴隸來此的唐金平說,由於他們大量的收購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而且價格也高,從而導致當地的各個部族都為之心動,於是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多個部族間的混戰。雖說這場混戰中傷亡無數,但是也使得黑人奴隸的數量激增,估計過一段時間送來的奴隸數量將會超過一千人。這個消息著實令正在為軍隊人員不足的李恪高興了幾天。
盡管被人從睡夢中驚醒,李恪卻知道除非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否則手下的親衛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擾自己的。伸了個懶腰後,問道:“是不是有什麼緊急的情報啊?”
“是的,殿下。房將軍那邊送來了六百裏加急快報。”
“哦?”李恪伸手接過對方畢恭畢敬的舉到自己麵前的信件,打開看了兩眼後,不由得皺緊了眉頭。信中說根據一名逃回到鬆漠城的草原遊商報告,草原上的回紇各部族可汗前不久聚集在一起,召開了一次秘密的會議,具體的內容並不清楚。不過根據前一段時間,草原上的各個部族間的大規模的人員調動,不難判斷出他們很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有比較大的行動。發現情況不對以後,那名遊商便日夜兼程的往回趕。他的一張舉動也引起了回紇方麵的懷疑,一路之上都被人追殺,他也是拚盡最後一口力氣,這才逃回大唐境內。目前由於傷勢過重,加之勞累過度正在鬆漠城內養傷,短時間內無法返回沈陽。
看完信後,李恪感覺到事態嚴重。如果說還是東溫可汗一家發動攻勢,他還有很大的把握將之擊潰甚至全殲,但是再聯合其他的部族一同發起攻勢,他就沒有絲毫的獲勝把握了。自己的麾下雖說有九萬士卒,但是要鎮守諾大的東北地區,尤其是剛剛吃過敗仗的高句麗,一旦得知這個消息,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這樣一來,自己能夠拿出來與回紇作戰的兵力,絕對不會超過六萬。而回紇方麵,單隻是東溫可汗帳下就有超過十萬的戰士,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各個部族的話,總兵力將肯定超過二十萬。
猛然間,李恪想到了一個問題:回紇這一次既然能夠出動如此規模的兵力,是否就一定是向自己進行報複呢?相對來講,東北地區要貧瘠得多。如果僅僅是要進行報複,他又怎麼可能會招來如此多的部族和他一起行動。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其他的部族真的就是想幫他報仇那麼簡單嗎?沒有足夠的利益在後麵驅使,誰會冒著損失實力的風險,去發動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呢?他們很有可能會另有所圖!
想到這裏,李恪連忙給朝廷發了一份八百裏加急,信中詳細的介紹了回紇近期的動態,以及自己對於這件事的分析,希望朝廷方麵能夠引起重視,並且做出有針對性的布置。
寫完信並且交給親衛讓他盡快派人將信送出後,來到了院中仰望著天空半天也沒有動。親衛安排好送信事宜回來後,見到李恪仰望著天空,也好奇的抬起頭往天上看,隻見天上隻有幾朵白雲,除此之外便什麼都沒有。
“你在看什麼呢?”李恪問道。
“我看殿下一直在看著天上,就有些好奇。可是什麼都沒有看到啊!”親衛有些不解地問道。
“我是在想事情,你當然什麼都看不到了。”
“哦。”親衛聽後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