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2 / 2)

如此巨大的消耗顯然是李恪所不願意接受的。從哪裏跌倒的便從哪裏爬起來,同樣可以用在作戰當中,那就是從哪裏遭受的損失,便從哪裏找回來。你不肯主動出擊沒關係,大爺我去找你的麻煩!沒道理你想什麼時候開打,便什麼時候開打!

下定決心以後,李恪下令全軍做好準備。兩日後不管是否還在下雪,大軍都將出動出擊。

到了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間,天空中突然間刮起大風。強勁的西北風吹到人的臉上,就如同小刀割過一般疼痛。成 年人站在風中就如同站在棉花堆上一般難以穩定身形,順著風往前走的時候,甚至有種隨時都有可能被大方吹上天空的感覺。

大風整整的持續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到了第二天下午風勢逐漸減小,到了可以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李恪甚至親自跑到城外測試了一番。經過真正一天的風吹,積雪中的空氣大量的流失,使得積雪的厚度有所下降,也就是到達大腿中部的位置,不過硬度卻有所加強,雖然還不能承受人體的重量,但是隻要踏上滑雪板,便可以輕鬆的在雪麵之上運動。見此李恪不由得在心中暗自祈禱,千萬不要在多時間內降雪了,不然的話將近一年的準備工作將要付之東流。

第二天一大早,四周還是一片昏暗,李恪便來到院中。天空之上漫天的星鬥格外的明亮,風勢依然有三四級的樣子。不過在東北地區的冬季,這種風已經是很正常的狀態了,完全不會影響到大軍的行動。暗讚了一句:真是天助我也!

來到中軍大帳之時,所有的將校都已經早早的邊等候在這裏,李恪環目四顧了一遍後,開始分配出征任務。此番出征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三路並進。首先是左路的行軍總管為薛仁貴,率領一萬士卒沿左路一路向西推進,沿途所遇到的所有部落,一律斬殺所有的青壯以及大型牲畜,隻留下羊和狗等小型的牲畜。中路由房遺愛統帥一萬士卒執行相同的命令,右路則是程懷亮統帥他的一萬閃電部隊,也是執行相同的命令。李恪則率領五千黑珍珠軍團緊隨中路之後前進。鬆漠城則交由薑文暉坐鎮,麾下有一萬五千士卒以及靺鞨諸部的一萬五千名戰士,總計三萬人。

李恪此番主動出擊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最大限度的消耗回紇的有生力量,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再也無力與大唐對抗。

此番出征,李恪不準備再親自動手,而是把重擔交給了薛仁貴、房遺愛和程懷亮三人。畢竟他已經是大唐的親王,又是統領一方的大都督,而且還是不需要在出兵之前,先向長安請示,拿到虎符之後才能調兵的大都督。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與其獨占功勞還不如讓手下的將領們都能夠更進一步的好。

如此深的積雪,回紇的起兵根本就沒有辦法與站在滑雪板之上的大唐士卒交鋒。不管對方有多少人,最終的結果都將隻有一個,那就是被大唐軍隊通過運動戰,一點點的消耗幹淨。這哪裏是在打仗,分明就是天上在往地下掉軍功,隻要士卒們肯努力,就會有大量的軍功等著麾下的士卒們去撿取。恐怕都不用等上個十年八年,甚至都不用等到春節來臨,便可以將回紇諸部全部剿滅!出發前李恪忍不住暗自YY了一番。

為了避免部隊貪功冒進,出發前李恪特意下達了一道命令:三軍每日行進速度不得超過二百裏。兩軍之間的平行距離不得超過一百五十裏,左右兩翼的部隊必須保證隨時都可以和自己聯係上。他下達這道命令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畢竟所有關於回紇動向的消息都來自於一個月以前,對方到底集結了多少人馬,集結地在哪裏大唐方麵都是一無所知。萬一不小心闖進了他們的集結地,即便是最終能夠憑借著快速移動能力得以逃脫,仍將要遭受到沉重的打擊

大軍離開鬆漠城三天以後,左右兩翼紛紛傳來戰報,隻有中路前方的房遺愛,遲遲沒有遇到回紇的部落,令他的心中有些煩躁不安。對此,李恪隻好不停地安慰他,等到了達裏諾爾湖畔就有得你開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