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以後,斥候再度傳來消息:北門城樓倒塌,將北門徹底堵死,那裏已經不可能再有人能出城。
李世民剛要下令全軍對泗沘城進行攻城,泗沘城的南門這個時候突然間打開,從城內走出一行人來。隻不過南城門的城樓之前已經被神威大炮炸毀,所以升起來的吊橋也就無法再放下來。一行人隻好站在吊橋前,對著大唐軍隊的方向大聲的疾呼。
由於距離較遠,聽不清楚他們喊的是什麼,李世民派出一人前往探查。很快的那名士卒便回來報告:吊橋下為首的人是百濟太子的兒子扶餘文思,他率領城中留守的官員準備獻城歸順,隻是吊橋已經無法放下,他們無法出城。
李世民下令派出一隊人馬,在護城河上架設浮橋的同時,將吊橋想辦法放下來。時間不長,扶餘文思率領著二十幾位品序並不高的官員來到李世民的麵前,跪倒在地並且將泗沘城的花名冊以及城內的物資清單,高高的舉過頭頂遞到李世民的馬前。
李世民身旁的親衛將花名冊以及清單接過,送到李世民的麵前。李世民隨意的看了幾眼以後,問道:“扶餘義慈為何不來見朕,百濟的朝中大臣們為何不曾前來?”
“啟稟大唐皇帝陛下,此前朝政早已經被臣的二叔扶餘泰所把持,引兵抗拒上朝天兵也是他一意孤行。臣的祖父以及父親雖然不想與大唐為敵,但是手中沒有兵權,根本就無力阻止。日前趁臣的二叔帶兵與上朝天兵交戰的機會,臣的祖父和父親這才有機會,率領朝中忠於祖父的大臣以及城內物資離開都城。如今臣的祖父、父親正率領朝中百官,在熊津城恭迎皇帝陛下。失禮之處還望皇帝陛下原宥。”
“哦?如此說來,義慈王還是忠於我大唐的了?”
“自然是忠於大唐。隻不過這些年來祖父年老體弱,父親又有些懦弱,才使得臣的二叔趁機把持了軍政。祖父和父親大人是心裏有苦卻無處去說,這才導致現在的局麵。”
“如今扶餘泰尚在城內,你又是如何能出城來向我大唐獻城的,莫非此中還有詐不成麼?!”
“回稟皇帝陛下,臣的二叔昨晚便已經率領三萬精銳士卒離開都城。之前留在城內負隅頑抗的將領,是臣的二叔的心腹將領。剛才上朝天軍在攻城之時,那名將領已經被飛濺的城磚砸死。守城的士卒沒有了將領的統帥,臣這才有機會重新收回了軍權,然後便率領留守的官員出來獻城。剛才沒有下令讓士卒出城,是害怕引起皇帝陛下的誤會。現在臣便下令讓城內的守卒放下武器出城,接受陛下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