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密探(2 / 2)

還不等李恪開口相問,其中的一人便鼻涕眼淚一大把的哭訴道:“上官,我們不是國外的探子,我們是倭國派來大唐學習的遣唐使。不信您可以到我們的住處去看,那裏有大唐衙門發給我們文書……”

還不等他說完,護衛隊長便在他後背上狠狠地踹了一腳,罵道:“放你 娘 的狗屁!我問你,你們幾個大半夜的不睡覺,帶著刀跑到我們這裏來幹什麼?不知道這麼做犯禁嗎?”

“冤枉啊!我們真的是良民,大大地良民!我們是發現有人半夜鬼鬼祟祟的往這邊來,怕他們做出對大唐不利的事,這才跟過來的。我們的想法是好的,是想為大唐出點力!”

“那為什麼要逃跑?”

“這不是害怕引起誤會嗎。想回去拿出文書來證明我們是良民。上官,我們真的什麼壞事也沒有做,就是想為大唐出力!”

護衛隊長還要說話,卻被李恪揮手阻止了。“你先帶他們下去,然後去抓些老鼠和蛇來,本王一會兒有用。”

有分別把另外的幾波外國探子叫了進來詢問,所有人都不承認是前來打探情報的。一般來講,想要問出他們是哪個國家的人並不困難,這種事沒有什麼好保密的。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們就不會再老老實實的說了,對此李恪早就有了準備,知道他們都不會輕易地說出實話,所以也就不去多問。之所以還要去問,就是想要知道他們都是哪裏人,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果然不出李恪所料,七波探子除了前來大唐求婚的五個國家以外,又多出來新羅與倭國的兩撥人馬。

但凡能夠成為探子的人,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一般的手段很難令他們開口。必須要采取非常規的手段,才能夠讓他們說實話。工部製造局的護衛隊長,已經去抓老鼠和蛇去了。李恪又吩咐自己手下的親衛,去集市買幾隻羊和幾罐蜂蜜回來,同時又派人將自己的五百名親衛盡數叫到這裏,他要好好地和這些個探子們玩玩兒。

前後也就半個時辰的樣子,親衛隊長李山便回到了這裏,與他同行而來的,還有兩千名羽林軍。從這些羽林軍到達這裏之時起,他們將接替工部製造局護衛隊所擔任的外圍警戒任務,原來的護衛隊則全部撤進內部,從而大大加強這裏的警衛力量。

隨著對高句麗和百濟戰爭的結束,大唐的軍工產業越來越受到周邊各國的注視。工部製造局是負責研製軍工的地方,各國的探子自然會把目光集中到這裏。如果能夠從這裏盜得這些軍工產品的生產圖紙,他們的國家在今後的戰爭中,就不會再被動挨打。所以,隻要能夠得到這些設計圖紙,不管付出多麼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