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敲詐(2 / 2)

李世民的想法還和手下們有所不同,他正好想利用這個機會,把出嫁公主這件事往後麵拖一拖,給自己留出充裕的時間去籌劃。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在看待問題的時候,都隻是從他們個人或者所處的職務的角度去考慮,缺乏大局觀。他所要考慮的則是,既然公主出嫁已經不可避免,那麼嫁給誰才能令利益最大化,才是他要考慮的。

眼前的這件事該讓誰去處理才比較合適呢?文臣們去了充其量也就是,將幾國的求婚使團斥責一頓,並不能從中獲利。而武將們去的話,則很有可能會因為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最終導致雙方發動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戰爭。這樣一來,合適的人選便呼之欲出。

“朕決定,江夏王李道宗為此番公主出嫁的大使,全權處理從公主人選的甄選,一直到將公主送抵的所有事物。另外,遼王李恪為副使。江夏王到來之前,所有與此番番邦前來迎娶公主的相關事宜,都暫時由他處理。嗯,工部製造局所抓的藩國探子,也並入到這其中吧。為德,這件事你一定要處理好,不要引起戰事才是。”

殿下的文武百官聽後不由得一愣:怎麼會這麼安排?不過再轉念一想,這件事處理起來很是麻煩,一個不好就有可能引起雙方間的衝突,有人去頂這個雷實在是再好不過了,也就不再去想。

離開皇宮以後,親衛隊長李山問道:“殿下,我們現在去哪裏?”

李恪的臉上流露出壞笑,道:“多帶上一些人,我們去四方館敲詐錢財去!”

李山聽後一愣,但是還是點齊了五十名親衛,跟在李恪的身後前往四方館而去。

四方館內,吐蕃大相正在房內喝茶。大唐的茶葉要比運到吐蕃的茶磚的味道好得多,來到這裏的第二天他便喜歡上了這裏的茶水,隻要有時間他就會坐在桌前沏上一壺茶,一邊喝茶一邊看書。他所看的書,正是曾經打敗過他的大唐遼王殿下所著的《三國演義》。這是他來到長安後,無意中買到的。當初之所以會買,就是想多了解了解這位曾經以幾千人馬,打得吐蕃十餘萬大軍狼狽不堪的遼王殿下。誰知一看之下,便不由自主的被書中的內容所深深地吸引。

通過這些時日的了解,他已經知道這位遼王殿下,不但在戰場之上戰無不勝,在文學上麵同樣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還在短短的數年時間裏,創造出巨額的財富。林林總總的這些加到一起,給人的感覺是這位遼王殿下,簡直就是無所不能之人。有的時候他就在想,如果將來這個才華橫溢,卻又充滿戰鬥欲望的遼王殿下,要是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這天下間還能否有他族容身之地。

下人來報:大唐遼王殿下前來拜訪。聽到這個消息他不由得為之一愣。自己和他素未謀麵,為何會突然間前來登門拜訪,莫非有什麼事情發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