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擴張計劃 上(1 / 2)

公主出嫁是件大事,從選定駙馬到公主出嫁的隊伍離開長安城,整整過了兩個月的時間。

公主出嫁之時正值夏收季節,沿途到處可見熱火朝天的收割場景。這一年可以算得上是風調雨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糧食都獲得了大豐收。為了不會因為豐收而導致糧價大跌現象出現,李恪派出許多人手到各地,以前幾年的均價去收購糧食。而朝廷由於這幾年一直都對外作戰,糧食儲備也有所減少,也利用豐收之年填補糧倉,這樣一來倒是在無形中真正的做到了惠民,喜獲豐收的農民也就不用為產量過剩,從而導致糧價下滑而發愁。

八月中旬,四處收購完糧食回到京城的李恪,在第二天的早朝上便得到了新羅派來進貢使團的消息,而且是足額的按照李恪所敲詐的數額繳納的。原本想利用這個機會對新羅發動戰爭,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的聽話,這使得李恪的心情有點小小的不爽。

李恪參加早朝純粹就是個擺設,從來都是隻帶著耳朵不帶嘴來,一向是隻管聽卻不發表任何的意見,整個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要說李恪在京城中最為厭煩的事情,就是沒事的時候每天大半夜的就要爬起來上早朝,盡管已經來到大唐快十年了,但是一直都無法適應這種早朝的方式。

好不容易等到早朝結束,李恪準備回去再睡個回籠覺。昨天下午他才回到京城,這一走就是兩個月的時間,早已經成了怨婦的大小老婆們自然不肯輕易地放過他,一直過了亥時他才算上交完公糧,隻睡了兩個多時辰便爬起來上早朝的他,現在要是不困那才叫怪事呢。

身為王爺,早朝的時候按照順序他是要站在前列的,到了散朝的時候自然就要排在後麵。剛剛走了沒有兩步,一名宦官走到他的近前,小聲的告訴他太子有請。李恪一聽心裏這個一個氣:這小子真是不開眼,就不知道自己剛從外地回到京城嗎?就不知道這個時候的男人是最辛苦的時候嗎?居然這個時候來找自己,自以為做了太子就了不起了嗎!看一會兒怎麼收拾你的!

按理說李治成為了太子以後,就應該搬到東宮太子府去居住。但是李世民覺得廢太子李承乾,之所以會做出如此忤逆的事情來,就是因為平日裏自己對他的照顧太少,以至於父子之間溝通不暢所導致。所以在李治成為新太子以後,他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執意要將他繼續留在身邊,以方便自己就進監督指導他學習處理朝政。

穿過太極宮的後門,李治正一臉賤笑的看著李恪。看到他的那副表情,李恪越發的肯定這小子是故意這麼做的。由於有太子的侍衛在周圍,李恪不能明目張膽的虐他,於是便趁著向太子施禮,李治過來扶他的機會,在他的手臂上用力的捏了一把,李治的笑臉立刻便為之一凝,緊跟著換成了苦笑的表情。湊到李恪的耳邊小聲說道:“三哥你可是冤枉我了。要不是父皇讓我將你留下,我哪會在你回來的第二天便找你來聊天啊!哎呦……還真疼!三哥,你要補償我!”

李恪聽完後送給他一個大白眼,然後從袖中拿出一個錦盒,塞到了李治的手中。“都多大人了,每回見到我還要東西。”

李治一邊擺弄著對方遞過來的錦盒,一邊頭也不抬的說道:“我這不是出不了宮嗎。要是三哥今兒能夠帶我出去玩一圈兒,我以後就不管三哥要東西了。”

“拉倒吧!你現在是太子殿下了,多少人的眼睛都盯著你呢。我要是敢偷偷地將你帶出宮,明兒一早彈劾我的奏折,摞起來能有一人高你信不信?對了,父皇找我有什麼事嗎?”

“不知道。你去了不就知道了嗎。”李治一邊往甘露宮走一邊心不在焉的說道。李恪此番送給他的錦盒,看上去就像一個密封起來的的盒子,李治翻來覆去的找了半天,連一條縫都沒有找到,就更不要說將錦盒打開,看到裏麵的東西了。

眼看著就要到甘露宮門口了,李治還是沒有打開錦盒,不由得有些泄氣,有些無奈的說道:“三哥,你給的這是什麼盒子啊?我怎麼打不開啊?總不會是要把這盒子打破了才能打開吧?!”

李恪掃了一眼李治,老神在在的說道:“這個錦盒是不能用尋常的辦法將它打開的,隻有找到了機關以後才能將它打開。三哥這不是看你終日無所事事,所以才找了這個機巧的玩意兒讓你打發消磨時間。裏麵絕對有好東西,想要知道裏麵有什麼,就慢慢的想辦法吧!”

說話間來到了甘露殿的門口,李恪也不再理會李治,徑直邁步走了進去。李世民正端坐在龍案的後麵處理奏折,見到李恪走了進來,示意他先等一下,等到他將這個奏折看完,並且朱批之後,才不誤責怪的說道:“為德,收糧這種小事你又何必要親自前往,而且還是一走就是這麼久!為父要找你商量點事,都找不到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