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晚上睡覺前,步槍兵都被其他已經登上岸的士卒給圍到中間聽他們講述下午開槍射擊時的情形。原因說起來非常的簡單,下午的時候倭國人的慘叫聲太過於尖銳以及淒慘,就連大唐的士卒們聽完之後都覺得滲得慌。可惜當時除了一千名刀盾兵以外,其他的人都在城牆的後麵,什麼也看不到。而刀盾兵雖然身處戰鬥的最前沿,卻由於盾牌擋在身前,什麼也看不到,所以他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那些好奇心被勾*引的越發強烈士卒們,隻好將目光轉向了慘叫聲的製造者——步槍兵的身上。
說實話,就連這些個步槍兵們此刻也是一頭的霧水,不過當他們看到對方投過來的目光中,不但有好奇外,更多的羨慕與崇拜時,一時間升起了一股濃濃的滿足感與自豪感。到了這個時候自然就不能說自己也不清楚之類令人沮喪的話,於是便開動腦筋便派出各種各樣離奇古怪的版本來滿足對方的好奇心,當然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和自豪感——誰讓咱是步槍兵,隻有咱才能夠令對方發出如此淒慘和絕望的慘叫聲來呢!
探聽八卦絕非是普通人的專利,身為大將軍的秦瓊,盡管整個過程他都站在李恪的身邊親眼見到,但是他仍舊忍不住有一種濃濃的好奇心,他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到底是因為什麼才使得對方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隱約中他覺得可以將之應用到作戰當中去,但是要怎樣用好,首先他要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當他想向李恪詢問的時候卻發現對方正在緊皺著眉頭思考著什麼,低聲叫了他兩聲也不見他有什麼反應,也就沒有再去打擾他。
既然暫時不能從李恪那裏得到答案,他便轉而目光投向了那些個步槍兵,步槍兵們哪敢欺騙與他,隻好老老實實的告訴他,他們也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還是沒有得到答案,他又把目光轉向了步槍兵們手中的步槍,希望能從中得到答案。
對於步槍他倒是並不陌生,當初工部製造局在得到李恪送來的步槍圖紙以及實物以後,便生產出來了一批步槍,並且分別送到各都督府以及都護府,希望他們能夠對步槍在實戰中的作用,給出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以確定部隊是否有必要裝備步槍。
當他得知步槍是出自遼王府的時候,首先便想到這個東西既然是李恪推薦的,就肯定擁有他的存在價值。於是便派出一小隊人跟隨從工部派到這裏來的人學習步槍的使用方法,由於使用方法非常的簡單,他便也抽出時間學了學,很容易的便學會了如何使用。不過經過比對他還是做出了和李恪以及工部同樣的評價,那就是暫時還無法替代連弩在戰場之上的作用,不過可以作為連弩的補充。
從一名步槍兵的手中接過步槍後,秦瓊熟練的拉動槍栓,卻發現從槍中跳出來的並非是彈殼,而是一粒沒有發射的子彈,不由得眉頭一皺問道:“這是誰交給你這麼做的?難道你們的隊長沒有告訴過你們,非作戰時間不得將子彈上膛嗎?萬一誤傷了別人怎麼辦?”
麵對秦瓊的一連串發問,那名士卒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臉色漲得通紅,支支吾吾的小聲說道:“剛才大都督已經讓我們做好了射擊的準備,後來又取消了射擊的命令,所以……”
秦瓊剛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卻發現周圍的步槍兵紛紛的將步槍中已經頂上了膛的子彈退了出來,立刻便明白了。這些個步槍兵畢竟是頭一次上戰場,難免會有些緊張,一時忘記了射擊要領倒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說這些士卒畢竟不是自己麾下的士卒,不好過多的說什麼,所以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俯身從地上撿起了那顆子彈,那在手中仔細的把玩了一番後,還是想不出這和倭國人的異樣叫聲有什麼關聯。將手中的子彈放入槍膛,示意周圍的士卒讓開一片空地後,對著不遠處的城牆開了一槍,然後跑到近前仔細的觀察完全鑲嵌進城牆之內的子彈,還是想不出究竟是為什麼會造成剛才的叫聲。
不過這一聲槍響倒是把李恪從沉思當中給驚醒過來,當他看到秦瓊正站在城牆邊研究射入牆內的子彈,立刻便反應過來:他隻怕也在想和自己相同的問題,不過很可惜的是,在沒有抓到個倭國的俘虜問明白之前,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什麼。
第二天中午時分,被派出去伐木的士卒們終於回來了。隨同他們一同到來的,還有數百個用圓木紮成的木排。這些個木排由長約兩丈左右、十根碗口粗的圓木並排綁在一起而成的。
李恪先是讓士卒們將這些個木排拉到岸上來,然後再全部都抬到城牆另一麵。先是在靠近壕溝的地方將其中的數十個木排橫立起來,以用作抵擋對方弓箭襲擊,然後又找來輜重營的工匠將其中的一部分木排橫立起來,釘在了其他的木排的前端。所有人都不明白李恪這是要幹什麼,居然做了個如此怪模怪樣的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