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士卒來到了李恪的身邊,告訴他秦瓊將軍有請。李恪跟隨著這名士卒來到了地麵,卻發現所有的大唐士卒都趴在半地下防禦工事的這一麵,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不由得有些疑惑。前來傳信的士卒見狀連忙告訴他,半地下工事的後麵還有一道倭國人設置的防線,剛才部隊在衝上半地下工事的時候,被後麵那一道半地下工事內的弓箭兵發動突襲,至少有數百人在這一輪的突襲當中傷亡。由於有眼前的這一道半地下工事橫在前麵,之前用於作掩護的木排根本就無法運過去,所以隻能這麼僵持著。
李恪聽完之後眉頭不禁一皺,問道:“倭國人設置的第二道防線,距離這裏有多遠的距離?”
“三十丈。而且到處都是灌木叢,使得我們無法事先探知。”
李恪聽後點了點頭,繼續跟隨著那名士卒往前走。很快便來到了秦瓊的身邊,秦瓊見到他到來便將目前的形勢向他說了一遍,並不比那名士卒所說的更多。不過他卻提出了一個建議:對方既然利用灌木叢作掩護,使得我們在進攻的時候吃了一個大虧,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這些個灌木叢也是會被引燃的。雖說現在正值夏季,草木中所含的水分比較多,但是就算是沒有明火,哪怕是隻冒煙也行啊,就當是薰兔子了,就不信不能把他們給嗆出來。
李恪聽後覺得這個主意還是相當不錯的,隻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接近黃昏,士卒們已經忙碌了一天,腹中早已經是饑腸轆轆,不如今日先收兵吃飯休息,等到來日再戰。
此番前來作戰的都是步卒,長時間待在船上會嚴重的影響戰鬥力的。第一道防線已經被攻破,身後就意味著騰出了大量的空地,正好可以趁著天黑之前,再安排一批士卒登陸。
李恪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命令下達之後,一直到到後半夜他才得以休息。原因說出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全部的十萬大軍,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全部都登上了岸。這就給李恪送上了一個大大的難題,目前他們所控製的區域,尚不足以容納下十萬官兵。無奈之餘他隻好下令,讓近三萬的士卒進入到地下工事內休息,這才勉強的將所有人都安排妥當。
一直以來,李恪都認為實心的炮彈除了浪費金屬以外,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但是此番登陸倭國作戰,他卻深深的體會到沒有什麼所謂的浪費,任何一種炮彈都會有它的用途的。就拿此番作戰來講,如果有實心炮彈的話,很輕易的便能夠破壞掉倭國人精心構築的防線,不至於到現在還在為此事而煩惱。尤其是在下午當他得知倭國人在後麵還構築了第二道防線的時候,如果不是往返一趟東北要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他都有心派船回去專門生產一批實心炮彈,以用來對付地老鼠們所挖的這些個令人無比討厭的地洞。
在向李世民等人回報目前的戰況的時候,秦瓊在彙報完目前所遇到的情況,以及明日作戰所準備采取的手段後,無意的說了句要是能夠有實心炮彈就好了,可以省去很多的氣力。他會這麼說也是在聽完李恪在無意中發出的歎息聲後,下意識的說出來的話罷了,多少還有些推脫責任的成分在其中。怎麼說他也是馳騁沙場數十年的名將,什麼樣的戰爭場麵沒有經曆過,可是此番登陸倭國,卻被一道道的老鼠洞給阻住了前進的步伐,麵子上多少有些下不來台。
李世民等人在一起了幾十年,又怎能不了解他的性格,所以也沒有人當真,隻是在一旁勸解了他幾句。不過此番作戰的情形確實顯得有些詭異,再加上那些老將們像李靖等人都年事已高,反應也不如年輕時那麼快,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來,也就隻能讓他們摸索著總結戰鬥經驗了。
倒是此番隨同出征,卻一直沒有發表過意見的萊州水師統領、壯武將軍劉仁軌,突然間插話道:“實心炮彈嗎?萊州水師的戰船上倒是有一些,不過都是十斤的炮彈,不知道威力上能不能達到要求?”
所有人都不禁的將目光轉到了劉仁軌的身上,李恪更是有些興奮的問道:“劉將軍,為何你們萊州的水師會裝備實心炮彈?可否說出來聽聽?”
“遼王殿下,我也是在訓練屬下的時候無意中想到的,不管是普通炮彈還是燃燒彈,殺傷力雖然很大,但是在海戰的時候總是感覺到有些欠缺。後來經過實驗發現,如果換做實心炮彈的話,如果運氣好的話隻要兩顆炮彈,就可以將船擊沉。隻不過發射實心彈需要近距離平射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所以萊州水師製式裝備了一部分實心彈,而且數量不是很多,隻有兩萬餘枚,也不知夠不夠用。”
“夠用、夠用,隻要有三五千枚便足以將這些個地老鼠們的耗子洞夷為平地!”
第二天上午,來自營州方麵的運兵船已經開始返航,他們此番的任務已經完成,緊接著又將有新的任務交給他們,那就是運送一批實心彈以及這段時間來所生產的炮彈,戰爭的消耗是巨大的,後勤補給的任務也將會非常的繁重。再加上十萬大軍的糧草消耗也是非常的驚人,必須不停地往這邊運送給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