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時西漢大將陳湯所說的眾所周知的名言。如今遼王李恪的一句:“凡對我大唐有覬覦之心者,縱上天入地亦滅之”!卻比陳湯之言更加的霸道。好歹人家陳湯所說的話的用意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好歹也要對方造成既定事實以後,才會予以反擊。到了李恪這裏卻變成了:別讓我知道你在惦記著算計我,隻要讓我知道,你就等著亡族滅種吧!
李恪的這番話一出口,別說那兩名倭國人,就連站在附近的李世民等人都不禁暗自吸了一口冷氣:這話也未免太過霸道了吧!但是吃驚歸吃驚,又有誰不願意自己的一方擁有強勢呢,所以在驚詫之餘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話說得太過癮了!
第二天中午時分,大唐的軍隊抵達熊本城外,有些意外的發現空空蕩蕩城牆之上居然掛著一麵白旗,白旗的下麵則站著唯一的一名倭國人。按照這個時候的規矩,升起白旗就意味對方不想交戰,並且想派出人員前來談判。當士卒將這一情況向李恪報告的時候,李恪的答複是:不需要和對方談判,直接派出炮兵對熊本城進行炮轟。
炮轟了半個時辰以後,李恪下令在城外紮營,等到第二天城內的大火熄滅以後,部隊再進入到城內搜查。
晚上的時候,李世民來到了李恪的營帳內,閑聊了幾句以後問道:“為德,朕知道你知道許多朕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對你的決定有過任何的質疑。隻是到目前為止,你已經下令盡屠了倭國下屬的三個屬國,這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這戰爭雖說損失人口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這過多的殺戮,總是有幹天和。”
李恪歎了口氣,說道:“父皇,兒臣又怎會不知這些呢。隻是……父皇,您要是知道這倭國曾經在我大唐的江寧幹過的,就不會再勸兒臣不要殺戮了。”看到李世民似乎有話要說,李恪趕緊繼續說道:“父皇,江寧城中他們肆意的屠殺了我們三十多萬人,三十多萬已經放下武器的人,連老人和孩子都不肯放過!您可知道,他們為了讓那些個初次上戰場,還沒有見過流血的士卒盡快的適應戰場的殘酷,將我們的百姓綁成一排,然後讓這些人練手。您說,這樣冷酷、殘忍、沒有人性的民族,我們為什麼要給他們發展壯大的機會,好讓他們在他們強大起來以後,反過頭來殘害我們的百姓?你可知道至少有三千五百萬人就這麼死在了他們刀口治下!我大唐現在的總人口尚不足這個數字吧!您說,我為什麼要憐憫他們?!”
“……”
“父皇,在我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合眼,因為一閉上眼睛我就仿佛看到了整個世界都變成鮮紅的顏色,到處都是哭喊聲和慘叫聲。十四年了,為了等待這個讓我可以為那些個慘死在他們刀下百姓複仇的機會,我苦苦的等待了十四年!現在終於被我等來了這個機會,您說我會便宜了他們嗎!”
李忠這個時候正站在城頭之上,冷眼觀看著城外突厥和大食人聯軍在進行戰前布置,兩國聯軍能夠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便組織出十餘萬的聯軍,趕路近兩千裏來到這裏,快是快了卻缺少必要的攻城器械。而陵州城周邊由於臨近沙漠地帶,根本就沒有多少樹木供他們砍伐以製造攻城器械。沒有攻城器械作為輔助,僅僅依靠城外的十餘萬騎兵,便想將陵州城攻破,簡直無異於是癡人說夢。所以在見到了城外聯軍的陣容之後,李忠的心情也就變得越發的輕鬆。
日上三竿,城外的聯軍終於做好了戰前準備,開始向城下進發。當他們的前鋒部隊來到城外三百五十步的時候,終於止住了前進的步伐。因為他們知道再往前進,就會進入到城頭擺放的床弩範圍之內。他們隻是短暫的進行了駐停後,便分成數股上千人的騎兵隊,沿著城外三百步的邊緣處催馬繞城奔跑。
眼見著城外發出的挑釁,李忠身邊的一名親兵咬牙切齒的罵道:“跑吧,可勁兒的跑,一圈下來就累死你們這幫狗RI的們!”
李忠聽到後笑著說道:“他們願意跑就讓他們跑去,你們跟這兒著的哪門子急啊。難不成現在就覺得手癢癢了不成?放心吧,城外的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就怕你們到時候砍人砍得手都抬不起來了。到那時可別到本將軍這裏來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