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吧。院長呷一口茶,揉一揉眼睛,戴上金框眼鏡。花白的頭發,和藹慈祥,眼裏布滿血絲。
院長好!歐陽非微微鞠躬。
易院長您好!端木同時敬稱。
好!都好!易院長坐向沙發,用手示意他們倆坐在對麵的沙發上。
坐下後,易院長開門見山:你們來采訪我,不如咱們聊聊天談談心。
可以談“迎評”嗎?
當然可以。這個提議好。“迎評”可是全校上上下下的一件大事,還有近半年時間,每個環節的工作都要做好。你們學生記者團有的是事情做,在廣播方麵,多宣傳“迎評’為主題的事跡,記者團還有一份校刊《法商時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多寫一寫“迎評”有關的稿件。當然,學生記者是反映學生生活,與同學溝通交流的勤務員。……
……
…………
對於“迎評”的真正意義,您有什麼看法?我的疑問是,“迎評”成功後,本校從三類升到二類,從另一個角度看,將學校劃分等級,意味著將學生也劃分等級了。這算不算一種歧視呢?
你叫什麼名字?
端木蘭婷。
這個姓氏很特別。你剛才的觀點很特別,很有見地。是的,將學校和學生劃分三六九等,這本身是中國教育的弊端,我認為本科就是本科,不該分一二三,更不該有什麼211、985,未來方向必將是取消這種分類,隻有專科與本科之分。隻是教育改革牽一發動全身,必須循序漸進。在當下的教育製度,我們也隻能做當下的努力,學校硬實力和軟實力這幾年提升顯著,我的學生為什麼要甘居人下?
……
…………
歐陽非終於開了口:您開頭提到,學生記者應該緊密聯係學生大眾,做好宣傳學校政策和反映學生生活的勤務員。當然,學生記者隻是其中一支力量。學校各級領導是奮戰“迎評“的中堅力量,抓學校紀律自然不容忽視。
除了學生的努力,學校領導更要付出行動,嚴抓校紀校規,建立統一戰線。
那請允許我冒昧的質疑一下學校領導對最近的一件校園暴力事件的處理態度。這起暴力事件,就發生在我同班同學的身上。藝術係學生何伊凡糾集社會惡棍,製造校園暴力。報告資料已經被層層上報,整整兩周了,結果是不了了之。
歐陽非把何伊凡威脅牛博的信息給易院長看了。
易院長非常震驚,放在膝蓋上的手瞬間抓緊,將褲子抓皺了。他痛心的說:我的女兒跟你們同齡,在美國讀書,我就把我的學生看做兒女,兒女不學好,我怎麼不痛心?學好的兒女被其辱,我怎麼不心疼?何況被外人欺負了?事後“監護人”還不追究?三天,這事件我三天內給你一個答複,一周內給處理結果。對了,我還要開一個院長熱線。
易院長做事風格就是雷厲風行。
歐陽非激動得眼淚在眼眶打轉。
端木以驚訝和崇拜的心理靜靜看著餘光裏的歐陽非。
你是哪個係的?易院長邊問邊拿起手機撥打電話。
國貿係的。
電話占線。易院長將手機放在茶幾上,似乎想起了什麼,問:打人的學生叫何什麼?
何伊凡。
何伊凡?!
這個學生易院長知道,他媽媽是本校油畫老師,他爸爸是省教育廳廳長。
然後易院長緊皺眉頭,自言自語:多能的爸爸媽媽,卻教育出這麼不爭氣的兒子。
易院長問歐陽非:你叫什麼名字?
我是——,歐陽非猶豫一下,我叫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