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雪彤回宿舍,抹黑把自己的睡裙找出來,還拿了一條幹毛巾,再回到五樓。她先把淋浴關掉,剛要給小藍擦幹身體,小藍猝然驚醒,驚慌地躲避著,嘴裏反複說著: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是我啊,不要怕。關雪彤說著輕輕拍打小藍的背部。
你出去,我自己來。小藍終於鎮定下來。
關雪彤把幹毛巾和睡裙塞給小藍,然後暫時避開。
不一會兒,小藍穿好睡裙,晃晃悠悠醉酒一般扶著壁板走出來。
你受傷了,來,趴在我背上,我背你。關雪彤蹲下。小藍並沒有一絲堅強或者骨氣,順勢撲到她的背上,差點把她撲倒,關雪彤調整好姿勢,把她背起來。她背著她並沒有回三樓宿舍,而是背到鬼舍隔壁502宿舍——曾獨自住過一晚的宿舍。
關雪彤那電筒往宿舍裏照了一圈兒,裏麵還是跟以前一樣,她那小藍放下,然後去打開窗戶,一股清涼的風吹進來。
今夜她們就睡在這了,與其與惡人同室,不如與鬼為鄰。
五樓荒蕪空寂如初,所不同的是,這裏成了受傷心靈庇護所。
關雪彤渴望聆聽小藍的心聲,而小藍守口如瓶,不願打開心扉。
小藍來自怎樣的家庭?有怎樣童年經曆?她為什麼不願向人傾訴?可以想而知,她並沒有向老師和家長傾訴自己的遭遇吐露自己的心聲,致使自己那顆脆嫩的心傷痕累累,愈發自卑自閉。
第二天早上,關雪彤醒來,發現小藍已經醒了,靠在床頭呆望著窗外,與窗戶齊平的樹冠上,有幾隻小鳥飛進飛出。
看樣子你沒心思上課了,你好好休息,我給你寫一張請假條交給班主任。關雪彤便起床邊說。
請假理由別亂寫。小藍突然變得敏感。
請假理由就寫你生病了進醫院了總行吧。——實際上你這樣隻會讓處境變得更糟糕。
關雪彤說完,正要出門,小藍叫住她,急切的說:你是下一個目標,一定要當心,不要一個人去偏僻的地方。
那我TM真想會會那幫混蛋,不管別人多少,老子揪住一個往死裏打。這是我媽教我的絕招,真管用,我小學從來沒人敢欺負我。
關雪彤說完就走了,她回味剛才自己那番霸氣的話,恍悟她母親的良苦用心,不僅教女兒要做乖孩子,也教女兒懂得怎樣保護好自己。
天下多少長輩,對自家的孩子欺負別家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捅出簍子來,還美其名:“從小匪一點,長大有出息”。有的更糟糕,家長自己的品行不端正,導致上梁不正下梁歪。這是縱容小孩欺淩別人的源頭。
被欺淩的小孩,往往是性格孤僻,家庭狀況糟糕,缺乏家庭關愛,又被灌輸的種種規矩束縛著,不敢越雷池一步。寧願忍氣吞聲,也要做老師和家長心目中聽話的孩子。從而喪失對榮辱的敏感度,沒有了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進而變得麻木和懦弱。越是懦弱,越是容易被霸淩。
然而,學校老師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視為學生之間打打鬧鬧的尋常事,愛管不管,致使校園裏培養出了惡魔。中國的教育隻知道考試分數的重要性,教學大綱很完備,知識體係很豐富,從來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建設,更加不會落到實處。
學校都有思想道德課,把思想道德理論化而已,並沒有去實際考核學生的品行並與分數掛鉤。比如,考試卷上的題目是,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然後你怎麼做?都知道交給警察叔叔。然而現實生活中,學生真看到馬路邊一分錢,可能一腳踢開,這麼少連一個方便袋都買不到。答案是滿分,品行卻是零分。
令社會震驚的校園欺淩事件頻頻發生,跟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以及社會風氣脫不了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