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一)(1 / 2)

第二天長勝拎著自己的旅行袋拿著長文替他開出的介紹信來到離縣城三十裏的白岩坪公社革委會,接待他的是公社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辛俊臣。他問道:“同誌,你犯錯誤啦?被發送到這兒勞動改造。”

“我是鋼廠總廠教育處長,新來的主任說我犯了複辟舊的教育路線,撤了我的職,讓我下農村來勞動改造。”

“哦,這算啥呀,同誌,你這麼年輕就是總廠教育處長,沒事兒,鍛煉鍛煉就好啦。是壞事,更是好事兒,你就去公社直屬隊幹活吧,直屬隊是副業隊,若廠裏給你發工資,就領廠裏的,廠裏不發,直屬隊也掙錢給你發工資。哦,對啦,這介紹信上說你是黨員,對吧。”

“是的,六四年入的黨,組織關係沒帶來。”

辛俊臣高興了,說:“好,好,直屬隊正缺一個會認字讀報的黨員當學習組長呢,你呀就幹吧。這樣連黨小組長你也幹吧。”

他把長勝領到革委會大院的西廂房,這裏是直屬隊的三間辦公室。

一進門辛俊臣就衝屋裏的一個壯漢喊道:“老欒,我給你們送來一個大學生,給你們當黨小組長,學習組長。”

他介紹道:“這位是欒子祥隊長,代理黨小組長。這位是晏長勝同誌,是鋼廠總廠教育處長,下放咱們公社來勞動的。”

欒子祥熱情同長勝握手,說:“好,可算來了文化人,我們隊裏都是玉米粒做月餅餡,不是五仁是粗仁(人)。大字認不滿一籮筐,晚上讀報都是結結巴巴,弄不明白。你來了,就多開導開導我們。”

長勝忙說:“不敢,不敢,我是來勞動鍛煉的,向你們學習的。”

欒子祥擺擺手,說:“小同誌,你們讀書多了,講究是多了些。可是又有幾個是書上講的階級敵人?都是同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嘛。”

欒子祥非常熱情,給長勝安排了住處,並且叮囑房東在他家住吃都管,每月交多少房錢飯錢。

第二天欒子祥親自帶他去工地幹活。現在正是江水枯水期,白岩坪公社有十幾裏的江河沙灘裸露出來。根據三線建設規劃這兒建一座江佑鋼廠的分廠。這個分廠規模比江佑鋼廠的老廠--現在叫總廠要大五、六倍,廠址就在當年的十萬人百座高爐陣的舊址上。從六六開始建設到現在還沒完成,每年需要上萬立方米的河沙和卵石。廠房就和直屬隊訂合同購河沙與卵石。於是每到枯水季節,直屬隊就組織上千人到江灘上篩沙和不同規格的卵石。人們把木頭棒用卯榫方法搭成高台,台上鋪好木板,架上兩個梯子,一個上人,一個下人。人們用扁擔挑裝在竹箕中的河沙石擔上台子,倒入台前的鋼絲網篩中。鋼絲網有三層,最上一層,網孔是直徑兩厘米;第二層是直徑一厘米;第三層是半厘米大小的網孔。一竹箕河沙倒下來,因為篩子是傾斜的,所以很自然就分成不同規格。下麵有三個籮筐:最底裝河沙,中間是一厘米的卵石,上麵是二厘米大小的。底下專門有人抬筐,把各種規格砂石碼堆成方。

這樣一架高台有十多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成一個組,每組都是按照廠房所收砂石立方量計酬。每立方米沙子是一元二角;中卵石是一元八角;粗卵石是二元四角。每天從早晨八點幹到天黑五點,每個人能掙到二至三元,每月大約是五、六十元。這在當時的農村勞動力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所以要求來篩沙的人是十分踴躍的。公社可以從中抽取百分之二十的管理費。一般從每年十一月枯水期開始到次年四月末的漲水期半年時間公社可以收取十來萬元的管理費,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供養了公社百十位幹部。

欒子祥領長勝去的沙灘有二百多米長,擺了二十架高台篩沙。二人來到一個高台前,欒子祥喊道:“老李,給你們組送來一個壯勞力!”

那個叫老李的大約四十多歲,個子隻有一米六十厘米,身子單薄,滿臉絡腮胡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