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長勝把隊伍拉上了鐵路,一公裏一公裏開始維修。開始長勝看著技術手冊上要求施工,大修第一公裏用了整整三十天,然後請現場監督技術人員驗收。驗收人員說:“晏隊長,沒問題,這一公裏完全合格。”
有了經驗之後,大修速度加快了,第二公裏隻用了二十七天,後來縮短到二十五天,二十三天……第十五公裏則隻用了十八天。這十五公裏鐵路前一個多月就完成了。
管理部部長帶了一幫人來最後驗收,大家看路基幹燥平實,石渣鋪墊豐滿,鐵軌兩軌間距不大於一毫米,水平誤差小於零點五毫米,曲率誤差小於三厘米。
部長在簽收單上簽字,說:“很好!很好!稱得上專業隊伍。以後再有這種工程一定找你們幹。”
副業隊的群眾個個滿意,這是每個月每人賺的缽滿盆滿。而且這活也不很累,早八點上班,晚五點下班,每完成一公裏照例全體休息一天。
一天江成青準備來分廠視察,其實是想坐新客車廂兜風而已。原來鐵路管理部從北方車輛廠買了十節客車廂回來供工人通勤用,其中一節是專供幹部用的軟式包廂。
江成青坐上以後說:“喂,王部長,大修了是不一樣,平穩多了,也不來回亂晃蕩了。”
管理部部長老王說:“江主任,這次大修我們外包給白岩坪公社副業隊幹的。副業隊隊長很有水平,帶著下麵的人幹得又快又好,一次驗收就通過了。”
“吔,這白岩坪是個農業社,土包子中也有能人?叫什麼名字?以後要見識見識。”江成青隨後問道。
“江主任,其實那副業隊長聽說是咱們總廠的一個處長,是咱們把他下放到白岩坪的,聽說是北大的研究生呢。”老王是江成青後來從北方調過來的,並不知道長勝的問題。
江成青一下知道是誰了,不動聲色地說:“好啊,幹得好就行,國家的錢不能白花。”
車到分廠,江成青下車各處走走,咋咋乎乎“指導”一番之後回分廠招待所休息。他叫人把分廠畢廠長叫來,咕咕噥噥吩咐一番。
畢廠長不敢怠慢,坐車到白岩坪公社找到辛俊臣。
辛俊臣十分納悶,自從江佑鋼廠在此地建分廠快十年了,分廠這位姓畢的廠長從來沒登過門。
“今天吹了什麼風,敢勞畢大廠長大駕光臨本人這座小廟?”辛俊臣十分幽默地說道。
畢廠長不敢隱瞞,講明了江成青的意思。
辛俊臣雙手一攤:“畢廠長,我是一個小小的公社書記很難從命。既然長勝同誌是遼遠理工學院下放到你廠的‘五·七’戰士,他的組織關係都不在你們鋼廠。兩年前貴廠江主任撤去了他教育處長的職,掃地出門,到了我們地盤來了,他的一切就該由我們來處理。我們曾搞過外調。那邊黨組織說:他父親是遼遠市第一書記,雖然在文革中去世,是被歹人殘害致死。他生母是嘉木市革委會副主任,繼母是遼遠市革委會副主任,父母都是革命幹部,還是新生革命政權幹部,愛人還在學校教書,這樣一個革命幹部子弟有什麼政治問題?至於下放的原因是單位人員過於冗雜,不得不下放。至於你們說他在總廠教育處所犯的方向路線錯誤,你們總廠把他下放到我們這兒來,不就算處理過了嗎。到了我們公社他就是農民,必須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嘛,他在我們公社這兒老老實實勞動、規規矩矩做人,沒有犯任何錯誤,大家對他反應很好,你想想一個人在經濟上、作風上,最重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這三年間沒犯任何錯誤,我們有什麼理由無緣無故把他弄上台批判鬥爭?所以麻煩你回去轉告江大主任,他這個意見,我們無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