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二)(1 / 2)

“所以說,我認為黨中央已經糾正了以前的盲目冒進錯誤,國民經濟會很快得以恢複,我估計不出三年,國民經濟就完全可以恢複,而且會出現一個建設高潮的。”

長文聽了直點頭,說:“任哥,你的確比我想得多、想得遠。”

任木子拍拍他:“長文,你是技術型幹部,對政治關心得少一些,這很自然。我不行,因為接觸得廣,於是總多琢磨琢磨。何況我常寫信向老爸請教。老爸是中央委員,對中央政策領會得比你我都要透徹。六千人大會開會間隙他就告訴我中央政策變了,提出‘整頓、充實、鞏固、提高’八字方針,你們鋼鐵企業就麵臨一個坎,後來證實了老爺子是講對了。”

“哦,看來我也得多寫信跟老爸討教討教。”長文說道。

茹芬和渝梅躲在他們的臥室裏講一些妻子們的話題。從任家回來之後茹芬在長文懷中撒嬌:“你看你妹,隻有三十,卻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還當了衛生局長,家庭工作都沒扔。我呢,真虧大了。你得加把勁,讓我多生幾個。”

長文用力親親她:“行,老婆大人,小生,多多用力!”

六二年春天的三月茹芬生下隻有三斤重的女兒,茹芬沒有奶水,可苦了汪伯娘,天天把大米、花生、黃豆放在石臼裏舂成細粉,用鍋熬成迷糊,一勺一勺喂孩子。汪伯征得長文同意給孩子起名汪春燕,燕晏同音,暗含父親的姓氏,又承接了汪家香火。在外祖父和父母的雙重關懷下,汪春燕一天天長大,營養很好,發育正常。茹芬四十天就回校上班。從六十年代教育戰線就大抓升學率。專區教育局給高中下達指標必須達到百分之十升大學指標,縣教育局則加碼喂百分之十五。為此茹芬就狠抓教學、狠抓學生成績。

長文依舊帶著人看守空廠房,空閑時他和工人一起種菜種糧,後來又開始養豬。六二年冬天留守處養的二十頭豬都肥了,都有一百七、八十斤重。臘月底,長文叫人把豬殺了,每人分了七斤豬肉和三斤下水。這在當時可是爆炸新聞:“江鋼留守處職工今年肥透了!”全縣沒有人不羨慕。原來想調走的人都不走了,幹得也起勁,養豬種菜種糧更有起色。

六四年春天省裏突然叫長文去省城開會。命令他根據三線建設指揮部決定,江佑鋼鐵廠改為江佑鋼廠重新上馬。原廠為一分廠,再建三個分廠,分別是鋼管廠、軋鋼廠、不鏽鋼廠。規劃職工兩萬人,由鞍鋼、武鋼調入一批技術骨幹,把原有職工全數召回,再招新職工。長文升任總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現擔任籌備處主任,負責選新廠址,招人。同時派了一支冶金建設工程兵部隊負責舊廠改造和新廠建設。

回來後長文向留守處同誌們一一傳達。大家樂不可支,馬上領命分頭行動,把原先下放人員全部召回協助工程兵建廠。並由長文帶領上級派來的專家選出新廠址。為了備戰需要新廠都選在有山穀、河流有局部小平壩的地點,便於隱蔽、防止核轟炸且不能十分偏遠且交通方便的地點,廠房一律依山而建。當然大煉鐵的白岩坪也在選中之列,十裏土高爐場地要建最大的分廠:從煉鋼、軋鋼、板材、線材、無縫鋼管一應齊全。設備由冶金部從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外先進廠家進口設備,由工程兵進行安裝調試。

從此長文就沒日沒夜地忙碌開了。往往十天半個月見不到妻子和女兒。這一天周六,他空閑了,早早回到家,看見二歲的春燕正伏在汪伯母背的背簍中甜甜地睡著,從小到大春燕都是汪伯母背著養大的。

“媽,讓我抱抱春燕。”長文說道。

汪伯母笑了,說:“幹兒子,你也該抱抱啦,不然,女兒該不認得爸爸了。”

長文微笑把春燕從背簍中輕輕抱出來,春燕睡得真香,還沒有醒。長文忍不住親了兩下,胡茬子把女兒紮醒了。孩子睜眼一看,馬上抱住長文脖子,歡快地叫道:“爸爸!爸爸!爸爸!”小嘴不停地親吻著父親。

長文抱著春燕,在天井裏走來走去,邊走邊叨咕:“燕兒乖,燕兒乖,燕兒是爸爸的好乖乖!……”

汪伯母做好了晚飯,端上桌。此時汪伯回來了。大家坐下來吃飯,長文抱著春燕給她喂飯。等孩子吃飽後,長文才吃飯。汪伯說:“長文,聽說你這個總廠副廠長是十一級高幹,照理應該配專車的,你幹啥不申請呢。”

“伯伯,廠裏有公用車,出去辦事就坐公用車,不必配專車的。為國家省一分錢是一分錢。省下錢早一點把廠子建好,早日投產。”長文說道。

汪伯笑了,“到底是幹兒子覺悟高,想得長遠。”

汪伯母用保溫缽裝好飯菜準備給茹芬送去。

“伯娘,你別去了,天黑路不好走,別絆倒了。還是我去送吧,順便賠她一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