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1 / 2)

六十年代初期中國的報紙電台上主要是與蘇聯修正主義進行論戰的文章,除了定期刊出一篇有分量的論戰社論--《九評》中的一評,還登出了數不勝數的反修文章,不隻有政論文、還有散文、雜文,甚至詩詞。其中最著名的是趙樸初老先生寫的那幾首詞,堪稱叫絕,至今人們還津津樂道。

可是在六五年秋冬相交季節,突然間光明日報登出了一篇署名姚文元寫的《評海瑞罷官》,好似一枚重磅炸彈,引起了極大的政治地震:雖說明批的是吳晗,其實矛頭指的是北京市委主要領導,從此揭開了黨中央內幕兩個司令部鬥爭的序幕。

澤元拿著報紙反來複去看了三、四遍,咬文嚼字,把一些結論性段落都背下來了。什麼“罷官的要害在於五九年廬山會議上我們曾經罷了彭老總的官。彭老總是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反對大躍進、總路線的,是當代的海瑞。”

林嵐見澤元神情凝重且專注,走過去輕聲安慰道:“澤元,這是光明日報,不是人民日報。隻是一篇普通文章,個人的看法,不是人民日報社論,不必當真,費那麼大精力去深究。”

澤元拍拍她的手,說:“嵐嵐,你可能弄不明白其中的奧秘。這個姚文元何許人也,你我都不清楚。但是有一條最明白不過了,《海瑞罷官》作者是吳晗,北京市的副市長,文化界的名人。而且《海瑞罷官》經北京市京劇團排演後又到各地巡演,那肯定得到市委支持,也就是彭真同誌是支持的。彭真同誌是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國家和黨的重要領導人。一個小小的姚文元敢於挑戰彭真,難道其中沒有背景,不可能吧!”

“有這麼嚴重?”林嵐也覺得問題嚴重了。

“不隻是嚴重,肯定還有深層次的大問題。你想想看文章不在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上刊登,而先在上海一份不十分重要的光明日報上登,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北京的報紙奉命不登,二,如果沒引起地震,就任其自消自滅,不負任何政治責任。”

“還有姚文元在文章中借用數學中一一對應的手法,明顯地指出《海瑞罷官》中嘉靖暗喻毛主席,用海瑞上書請求嘉靖清除嚴嵩來比喻彭老總在廬山會議上請求毛主席整頓中央領導的核心人物,即少奇同誌、恩來同誌……十分明顯告訴人們,北京有兩個司令部:一個是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另一個就是資產階級司令部。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明白的。”澤元憂心忡忡地說道。

林嵐一下抱住澤元:“那我們該咋辦?真有那麼嚴重?”

澤元用雙臂把妻子攬入懷中:“甭害怕,有我呢!有我在,誰也不能傷害你的。”

林嵐放心地點點頭:“澤元,咱們睡吧,明天一切都會變好的。”

這時候的鍾向左在師範學院政治部裏閑得百無聊賴,本來學習九評,開展反修討論是政治部的硬任務,偏偏學院橫裏殺出由政工處和宣傳處負責這兩項工作,政工處負責把政治輔導員們培訓成反修材料的講解員,宣傳處則負責印發張貼反修材料。他們政治部名義上是兩個處上級,可是人家歸黨委直接管,政治部就是空架子。三個人一天到晚隻能在辦公室裏喝茶水、看報紙、扯閑淡。無聊之餘就到走廊中散步,或在操場上跑兩圈,師生沒人知道政治部究竟幹些啥?更不知道有這麼個堂堂處級的鍾主任,認識的人隻當他是一名無課可上的鍾“賢人”。鍾向左心中明白,這是讓他掛個虛名,無事可幹,“這是姓晏借機整我,害得我鍾某成了閑人剩人(賢人聖人)!”他天天在肚中咒罵著。

六十年代初,人們都知道,喝茶水是刮肚腸中油水,消化得快,所以許多人都不喝茶了。鍾向左深信不疑,也不喝茶了,久而久之,辦公室另外二位就編出一段順口溜:“鍾主任有三寶,報紙、香煙、白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