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覆蓋下的鄉村小路格外寧靜,盡管臨近年關也不曾顯示它的熱鬧。時間悄悄流走,天色漸漸亮了,更亮了,小路上腳步聲逐漸清晰由遠而近的身影漸漸清晰起來,大紅外套的帽子下,一張略顯稚氣的臉凍得通紅,背上的淡藍色書包隨著走動輕輕擺動,兩手放在外套口袋裏,洗得有些發白的牛仔褲和舊布鞋被露水打得有些濕。起風了,蓮心加快步伐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現在她叫吳蓮心,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小女孩,十一歲,在相隔蓮花村四個村的史家莊村小上六年級。學校每個年級隻有一個班,每班十多個學生。她沒有父母,隻有一個姥姥相依為命,村子裏同齡的孩子本來有五個,但隻有三個人上六年級,另外各個年級總共九個人,算起來,她這一級人最多。可能是從小沒有父母的緣故,蓮心很懂事,經常幫著姥姥幹活。今天她沒有和其他人一起,她要幫姥姥送貨到隔壁村,所以起了個大早,隔壁村的人家嫁女兒,這個地方的風俗,紅白喜事都要準備好配頭送給客人,嫁娶的直係男丁掛綠。所謂配頭隻是些手工的手鏈,頭花等小飾品,掛綠則是在腰或者胸前陪飾品。喜事則是一些明豔的顏色,喪事則隻有黑,白,藍三色。姥姥老了,無力種地,所以平時做些配頭,掛綠維持生計。
“姥姥,我回來了。”蓮心一進門就喊道,天雖然剛剛亮,但姥姥向來起的早,姥姥已經準備好了要送去的東西,正在煮早飯,“姥姥,我先送去再回來吃飯吧。”
“不用急,時間還早,吃了早飯再去。”姥姥邊說邊把一碟鹹菜放到桌子上,“今天要送三家,隔壁村李安家和上河村頭的張開家和村尾巴的張時家。”
“隔壁村一白五十個,上河村村頭張開家倆百,村尾張時家一百八十個。”姥姥接著說道,“隔壁村先送,回來再送上河村。”蓮心快速吃了早飯就背著東西出門了。
“蓮子,咋這麼早啊”蓮心剛來到村口,蒼六叔正在村口翻地,蒼六叔家孩子還小,嬸嬸身體不太好。
“六叔早,吃早飯了嗎?”蓮心問道,“嬸子好嗎?”
“沒吃呢,你嬸子好些了,在家做早飯。送貨路上小心點。”蒼六叔關心的道,蓮心點點頭向村外走去。
在蓮心要送東西對上河村時,剛出門,和她同班的吳儀來了,四年級的方老師托她帶三百配頭,家裏成品不多,她送了貨要趕緊回來趕做。
“姥姥,家裏還有多少配頭?”蓮心一回家便趕緊問,方老師的配頭周二的就要用,星期一要帶到學校裏,不然該來不及了,“四年級的方老師訂了三百個,還不夠多少?”
“家裏還有一百多,今天下午就能趕出方老師的。”姥姥聽到蓮心的話,收拾好新生配(新娘和新郎用的飾品)趕緊趕方老師的。
快到下午飯時,方老師的配頭做完,蓮心開始做周末作業,姥姥則著手準備下午飯。一天的時間在忙碌中結束了,新的一天在等待。
------題外話------
找個老人都職業好困難,以前的老人做什麼?配頭純屬虛構,親們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