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約認出了這個跟隨關羽的驪靬漢子,笑著遞上了名刺,說道:“這是名刺,還望告知梁老大人,韓約來過。”
安木開門,之後苦著臉對韓約說道:“從事,主公不在,打仗去了。”
安木在洛陽呆了一年,漢話卻仍舊說的不是很流暢,韓約也不在意,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塊羊皮遞給安木,說道:“無妨,還請壯士遣人將韓某人的信函寄予三郎,這很重要,一定要保證路上平安,家裏的形式都在信裏。”
“對了。”韓約轉身走了兩步,扭頭說道:“記得轉告三郎,韓約來自涼州的問候。”
安木呆呆的點了點頭,看了看紅色的身影跨上駿馬在視線中離去,這才反應過來急忙將羊皮卷塞入懷中,四下看了看關上了梁府大門。
策馬直奔涼州的韓約將羊皮送到馬越府上,他的心頭越來越沉重,內心也越來越輕鬆。
三個月前,他被當朝大將軍何進以涼州名士的身份召入將軍幕府,為何進出謀劃策,數日前涼州舊友邊允寄來的一封書信,陳述了涼州目前動蕩的局勢,讓韓約心中升起一股迫切回到涼州的希望。
涼州需要他。
就在昨夜,韓約與大將軍何進秉燭夜談,陳其利害,希望手握重兵的大將軍能夠掃除宦黨,還天下之清明。他知道,何進不會同意他的建議,他也好以此為借口回到涼州。盡管誅殺宦官隻是他想要離開幕府的借口,但對他來說,是真真正正的希望誅殺宦官。
涼州不同於中原,那裏的人們以武為尊,而並非是儒武並行,儒生到了那裏會得到很大的尊重,可誰願意去哪裏呢?
司隸一州五百多萬戶百姓,洛陽一城周邊便有百萬人口散布鄉野,整個涼州才堪堪四十餘萬戶,還算上了高山之上的歸附羌氐。
涼州武人,無論遊俠劍手還是世代邊軍,他們對宦官的都是一致的愛恨交加的複雜感情,這一切,韓約明白的太深刻了。
他們時時刻刻想要殺盡這些為禍天下的宦官,也許殺進宦官並不能讓涼州的野心家們放棄以清君側的借口起兵,但至少能讓他們少一個借口。然而,宦官不死,他們便要世世代代依靠宦官來換取自己的晉身之資,每一個涼州武人從地方到中央的崛起,都有宦官在其身後推波助瀾的影子。
西出潼關,韓約一襲紅袍風塵仆仆,策馬立於高山之上回首甩在身後的巍峨城池,看著一片繁華舊景,心中滿是悵然。
自孩提記事起,阿母便總說,阿父為漢家戰死,祖上皆以忠義聞名……可自己,這又算得上什麼呢?
這一去,便回不得頭了。
洛陽城裏的九重宮闕,也許此生再難見到,如若再見到……
韓約寧肯沒有再見的機會。
策馬揚鞭,一襲紅袍奔馬在官道上帶起沙塵好似席卷天下。